英語
平心態 謀語篇靈活運用 科學備考
萊西市教研室 高中英語教研員 張曉玲
即將進入四月,高三學子備考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很多考生或多
或少陷入一些誤區,如對高考英語試題難度感到焦慮、依賴“題海戰術”、盲目刷題等。其實,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期,是否做到科學備考將直接決定考生成績能否在最后階段取得大的突破,望下文能給考生科學備考有所幫助。
1
. 放平心態,關注高考英語命題的穩定性
試題難度和深度歷來是考生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分析近年英語全國卷試題,不難得出結論:和高考其他學科相比,英語學科在試卷結構、試卷難度、試卷考查要點覆蓋面等各方面均保持穩定。高考英語命題始終秉持全面考查學生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原則,兼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凸顯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定位。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放平心態,不焦慮,不追求“偏、難、怪”,在考前以近幾年高考真題為抓手認真備考。
2
. 謀語篇,理清高考命題的著眼點,抓住易錯點
高考英語試題各部分都以語篇形式呈現。閱讀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包括故事、科普、人文、社會現象和文化活動等,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鞏固德育、堅守智育的基礎上,加強對健康意識、審美情趣、勞動精神、科學探索等層面的考查。但是不管題材內容如何變化,各個板塊的考查角度不變,高考命題的著眼點沒有變化,考生在備考時就有章法可循,就能循著以往的命題思路,找到弱項加以強化。
(1)閱讀理解重點考查局部信息的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詞義推測題;考查整體信息的段落大意題、標題歸納題、篇章結構題和作者的意圖觀點及情感態度題。考生在閱讀理解部分中,細節題得分相對容易,閱讀文本,順藤摸瓜,就能找到答案。考查整體信息的標題歸納題、作者的情感態度題目歷來是考生失分點。建議考生在考前訓練中“謀語篇”,抓住文章大意,抓住關鍵信息,理清文章的結構,在語篇的整體性上下功夫。
(2)“七選五”板塊體裁多是說明文或議論文,命題著眼于段落主題句、過渡句、細節理解句和段落總結句。其中段落內部句是高頻考點,也是很多考生失分的重災區。考生急于找到答案,在沒有確定語篇類型、理清文本結構之前,盲目把給出的七個句子逐一代入句中,而忽略了上下文邏輯,到頭來欲速則不達,甚至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例如,Everyoneknows that fish is good for health. 1 But it seemsthat many people don’t cook fish at home.(2016年全國卷III)分析上下文邏輯,不難得出,空白處的句子是第一句的補充,即第一句“眾人皆知吃魚對健康有益”,第二句“吃魚對健康如何有益? ”,這樣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答案G. The fats in fish are thought tohelp prevent heart disease(魚肉中的脂肪有助于預防心臟病)。這就如同我們想要在墻上釘一個釘子,就事先確定去工具箱找一把錘子,而不是盲目地拿來膠帶、線頭或剪刀胡亂嘗試能否完成任務。
(3)“謀語篇”在完形填空和語法填空中同樣重要。完形填空以記敘文(含夾敘夾議)為主,通過“小故事”體現“大道理”,彰顯“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主要考查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為主的語境化詞匯,考生若忽略語篇主旨大意,無視上下文邏輯關系而將答案逐一代入,則會釀成大錯。同樣,盡管語法是語法填空的著眼點,但是對整個語篇的把握仍然是這部分得分的重要一環。
3
. 求靈活,重運用,科學備考
(1)詞匯復習不死板。單詞記憶不能只追求“量”,不追求“質”,要重在會用。高考閱讀中對詞匯要求是比較高的,絕不是僅僅記住課本中的漢義就能順利進行閱讀的。建議考生在二輪復習中關注語境詞匯的整合復習,如2020年全國I完形填空:flood/disturbing/damage/no trees/ heat/shelter、/daytime/forest/water trees/dry season/tough/ a lone boy等,在同一個語境中出現,互為線索,很有畫面感。
(2)“一詞多義”和“熟詞生義”在高考語篇中屢見不鮮。如 employquick hand movements (八省聯考卷閱讀C)、advertise thepresence of chicks to adults(2017年新課標卷I)。
(3)靈活應用閱讀理解及完形填空中的詞匯復現。詞匯復現是指表達相同意思的詞匯在文章的不同地方出現,可以是相同的詞重復出現,同一詞根的派生詞出現,也可以是同義詞表達相同的意思,如worry/anxiety; to encourage / to inspire。詞匯復現是閱讀理解正確選項的常用命題方法,在完形填空上下文中更是經常出現。
(4)應用文寫作話題與我們的生活相關,多為建議、咨詢(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自薦申請(2019年全國卷I)、邀請、投訴或道歉(2014年北京卷)、活動報道(2020年全國卷I)等,建議考生按照交際功能全面練習,多整理,切勿死記硬背,甚至盲目押題。
(5)讀后續寫真實體現考生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建議考生抓住故事“以簡單句為主”的特點,積累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環境描寫、主題升華等系列句子,并大膽加以運用,這樣才可以在考場上隨手拈來,得到高分。
最后,預祝同學們科學備考,取得優異的成績!
政治
夯實復習成果尋找提升空間
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高中政治教研員 孫俊香
在距高考近3個月的時間中,思政學科備考的關鍵
是夯實既有復習成果、尋找自我提升空間,發揮二輪復習的效益。
1
. 夯實基礎知識要堅持不懈
一輪復習之后,同學們的學科思維已初步具備。后期政治學科快速提升分數的方向之一就是再次夯實基礎知識,這也是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所在。
1.主干知識深度復習,提升熟練度,提高審題效率。
2.自我構建體系。在打牢固知識的基礎上要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現階段構建思維導圖不同于一輪復習,要注意知識之間的橫縱向關聯。比如政治生活按主體梳理,哲學按照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進行梳理。文化課本主要是兩個思路,一是共性與個性,比如某文化形式是傳統文化,也是民族文化、中華文化等,同時還要考慮文化一般性知識。二是橫向與縱向,橫向傳播交流,縱向繼承發展創新。體系即大綱,整理的過程也是自己思維的過程,可以借鑒吸收,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整理。
3.關注知識細節,課本正文、插圖、輔助文等,要做到通讀、理解,并且能在做選擇的時候判斷出來正誤,同時平日要堅持選擇題專項訓練,某種意義上說,選擇題答題質量能影響整個考試結果。
2
. 典型試題的整理與反思要深入
政治學科的學習,不能靠刷題提高分數,要通過經典試題的反思與使用,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把握方法、規律。因此要做好典型試題的整理。典型試題的分類整理其實在一輪復習過程中就在逐漸進行。一輪復習的試題分類整理多從題型、知識角度進行的。在二輪復習中,可以按照時政熱點進行分類,將長效熱點或今年熱點的相關試題進行整理。可以采取活頁本的形式,常整理非選擇題,每個試題包含題目、答案、解題思路。每類試題后可以總結規律、不同、常用時政語言等。整理后對相似試題間進行比較,比如都是依法治國的題目,哪一些答案是共有的,哪一些答案是不同的。差異是因為材料不同還是因為設問不同?整理的過程就是二次思考的過程,多進行經典試題的思考,效益遠大于刷新題。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導我們學習生活的科學方法論!
3
. 答題規范性的提升要得法
一方面,鍛煉做題方法的規范性。經過一輪復習,已經具備并能熟練運用一般性做題方法,如:審設問大體確定知識范圍、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翻譯材料、提取相關課本語言、結合時政熱點時政語言組織形成答案。但是在一輪復習后,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學科知識并進行了大量試題訓練,很容易忽略題意將題目相關的知識一股腦都寫上或者套用做過的試題。新高考中,考查方向更側重于學科素養與學科思維,簡單的套用和原理的羅列顯然行不通的。政治高分選手,應能夠深刻把握試題命制的中心旨意,代入試題與問題對話。要提升掌握讀材料、分析材料、翻譯材料的能力,要根據材料及設問要求進行針對性分析,就題論題的作答。同學們可以利用周末等時間,靜下心來研究高考真題,規范答題方法與思維模式。
另一方面,做好學科語言的規范性表述。能連成串的詞語、句子、學科專有名詞、時政名詞等要注意規范性表述,不能似是而非,這也是能很好提高同學們考試成績的途徑。
4
. 考前限時訓練要經常
二輪和三輪復習期間,同學們必須要進行限時訓練。針對2020年山東政治等級考考查形式,常規作答中完成選擇題含涂卡應在15分鐘以內,非選擇題每個設問應在10分鐘左右,根據分值及題目大小可以進行微調。當然個人特點不同,各題目的作答時間在此基礎上可以調整。另外,平時訓練與考場答題不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得高分,所以非選擇題答題可以適度在答題角度、材料語言轉換概況答案、時政語言上多答一些。而在平時訓練時,目的是為了規范審題、規范作答,所以非選擇題限時應在8分鐘左右,訓練答題思路與規范性。
最后三個月是政治學科成績提升空間非常大的時期,認真對待,科學備考,不要彷徨。夯實一輪復習成果,排查自己的復習弱點,有針對性提升。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王曉雨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