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3月21日2版

帶領昔日集體經濟收入基本為零的窮村走上致富路后,李存業“再出發”——
“努力讓群眾過上‘優質生活’”
李存業很忙,在記者采訪他的過程中,他的手機鈴聲不停地響。
一方面,作為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黨委書記,李存業是“大家長”,社區老人、年輕人、困難群體……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照顧到;另一方面,帶領社區黨員群眾壯大集體經濟,需要李存業抓住機遇發展實業。“只有多做些,讓兩架馬車互相支持、并駕齊驅,才能創造更多價值,不斷惠及社區群眾。”李存業說。
1963年出生的李存業,在社區工作已近三十個年頭。“早年,我們村是整個李滄區最窮的。”李存業告訴記者,當年還叫李家上流的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村委甚至處于“負資產”的狀態。1993年,29歲的李存業放下自己已經做得不錯的養殖生意,回村當起了村委會主任。
加強班子建設、帶領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村民工作、帶頭整治村容村貌、把自己做生意的錢作為村莊辦廠的啟動資金……李存業上任之初的一系列工作,迅速得到了村民的認可。
在李存業的帶領下,社區建起了首家集體企業——李家建材廠,當年便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之后,李存業又帶領村莊進行廠房租賃、聯合建學校等,發展集體經濟。2005年,居委會完成了社區經濟實體的改制,成立青島李家上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村民變為了股民。經歷了舊村改造并順利回遷的村莊,于2016年更名為上流佳苑社區,李家上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亦改造升級為青島上流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度融入院士港建設發展,集體經濟由此“質”“量”齊升。

李存業(中)和社區工作人員安排社區工作。
“因為抓住了發展機遇,這些年社區的發展一年上一個臺階。”李存業告訴記者,剛剛過去的2020年,社區集體收入躍升至9800萬元。
2018年6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社區考察,強調“更好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這些年,李存業將總書記的囑托作為社區治理的依循,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李存業為記者展示了社區服務的“精準”程度——
在社區,有一個自舊村改造便延續下來的工作方法,即每年年底的社區“民意調查”。李存業拿出2020年的民意調查表,從“當您有困難要求社區工作人員解決時,其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如何”等選擇題,到“您認為社區居委會工作還有哪些不足和需要如何改進”等“問答題”,一應俱全。答卷以無記名形式用信封密封,由樓長送至各家“答題”。
這是李存業帶領“兩委”班子創造出的工作方法。李存業要求班子成員對問卷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
“我們加裝電梯的工作,就是民意調查推動的成果。”李存業告訴記者,利用“1+3+N”黨員精準聯戶工作法,1名社區黨員和物業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共建單位黨員3人聯系不少于10戶群眾,僅用5天時間,社區實現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民意調查覆蓋率100%、居民表決同意率100%、繳費率100%。僅用3個月時間,42部電梯就安裝完畢,在2020年新年前投入使用。
針對社區老年人,社區成立了上流佳苑社區綠色便民大食堂,疫情防控期間,食堂為居民提供了訂餐服務,居民錯時錯峰到食堂取餐。針對社區困難群體,社區成立“愛心救助委員會”,對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急難家庭展開“一戶一策”幫扶,對大病統籌后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進行補貼。
“下一步,通過系統上傳的獨居老人即時用水用電數據等,我們便可以實時掌握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社區居民購物、維修,通過系統都能實現。”時下,李存業正帶領社區進行智慧社區建設,社區居民的生活也將更加優質、更有品質。
黨員檔案
李存業,男,58歲,199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黨委書記,先后獲評青島市勞動模范、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山東省勞動模范、青島市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山東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并榮立一等功等榮譽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實習生 徐鋒/文 張晉/圖)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