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關注居民冷暖,也縱覽全市大局,精致城市建設過程中,威海市敢于直面城市開發過程中的歷史問題,以改革的方式解決城建領域辦證難、閑置項目和“半拉子”工程、城區低效用地,以及城市管理服務中不精致、不文明、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一步一個臺階穩妥處置,奏響化解城市“成長的煩惱”“四部曲”。
會簽認定,解決群眾辦證難
3月19日,走出威海市房地產測繪中心,威海市新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職員劉麗艷從工作人員那里收到了一條好消息——合慶舊村改造工程16棟樓的測繪結果馬上就要出爐,不出意外,包括她在內的周邊700戶居民盼了10年的房本今年終于能拿到手了。
精致城市建設,要在滿足群眾需求上下功夫。手續不完善、項目體量大、存在問題多,“辦證難”背后的原因也許紛繁復雜,但所有的理由都不能阻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自2019年開展城建領域矛盾糾紛化解以來,威海市創新工作方法,由各區市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各部門對已入住房屋的項目及責任主體進行聯合會簽認定,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煩心事和操心事。
合慶舊村改造項目就是這場改革中的一例。劉麗艷記得,2019年下半年,由住建、規劃、財政聯合鎮街共同組織了數場“現場會”,對制約群眾辦證的因素展開討論,隨后,26棟樓房通過會簽,開始了后續的鑒定測繪等進程。
“各部門現場辦公,現場達成共同意見,會簽認定的方法促成了城建問題‘一事一策’的處置模式,解決了以往溝通不暢帶來的時間問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解決單一問題,到市級統籌,會簽認定本身也在不斷升級。自市、區兩級解決城市建設領域矛盾糾紛問題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工作模式從原有的某個部門獨立開展,升級成為市政府統籌調度,多部門共同發力;具體業務也從單位科室“兼職”處理調整成為固定人員專職負責,從制度層面上保障問題化解高效推進。

一步快,步步快。在此基礎上,威海市進一步改革矛盾化解手段,對經會簽認定通過的項目采取“邊辦證、邊追繳、邊查處”的方式加以推進,房產測繪、成果審查等各項后續工作得以同步進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兩年多來,全市共解決15.2萬套房屋“辦證難”問題。
在“辦證難”之外,威海市探索運用“整體盤活法”“騰籠換鳥法”“項目重組法”“破產重整法”等辦法,對閑置項目及“半拉子工程”也展開了行之有效的處置。目前,已有217個閑置項目和“半拉子工程”得到盤活處置。
“今年,我們要以‘清零’為目標,對剩余‘辦證難’問題制定詳細路線圖,堅決啃下最后的‘硬骨頭’。”該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改革”關鍵詞,探索下沉服務模式,在辦理過程中為群眾提供維修資金、稅款繳納和不動產登記服務,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拿到證件。
算好三個“平衡”,低效用地規劃整治統籌推進
雜亂的建筑正在逐步拆除,空閑的土地響起了施工的聲音,拿到紅彤彤的房本,威海中心城區市民也更加驚喜地發現,身邊一些停滯了許久的地塊仿佛在一夜之間恢復了活力。
城市風貌不佳、用地性質不符、土地價值沒有充分顯現,城市開發過程中,低效用地是與“辦證難”“半拉子”等一脈相承的“煩惱”。作為全省首個提出并開展“中心城區低效用地規劃整治”概念的城市,2020年3月,威海市制定《中心城區低效用地規劃整治方案》,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中心城區40個片區,約2萬余畝的低效用地整治。

低效用地大多時間長、成因復雜,有的甚至牽扯多方利益,不論是推進速度、資金保障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何促進土地的高效更新利用,按期保質完成整治任務?威海以改革的思路解決問題,將眼界從具體地塊提升到城市整體大環境,用“三個平衡”實現低效用地的“高效整治”。
眼下,位于高新區黃家夼南側的234畝低效用地正在逐漸開展企業搬遷;按照計劃,這塊低效用地將進行生態修復,為附近居民打造山體公園。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資金并沒有依賴地方財政,而是來自其他低效用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局部不能平衡的全局平衡,近期不能平衡的遠期平衡,靜態不能平衡的動態平衡,相較于單個地塊的收益和整治,我們關注的是整個地區的‘總賬’。”威海市低效用地整治辦公室負責人江元鋼說。
生態修復、商住開發、低效用地的規劃方式并不相同,也并不能保證全部盈利。但商住設施產生的收益可以支持公共設施建設,公共設施配套又將帶動周邊地塊升值;變“局部平衡”為“全局平衡”,一步“改革棋”,讓原本棘手的問題有了順暢的解決方案。
不坐井觀天,將眼光放到各區市、全市的角度開展工作;不急功近利,調節好市場供應,適度控制地塊開發節奏;不墨守成規,僅僅盯著賬面數字來算賬,而通過城市功能配套、景觀改造,來帶動收儲土地升值。堅持‘三個平衡’的整治理念,低效辦已經將40塊低效用地的整治計劃、整治目標和具體行動統計成表,“一攬子”解決所有低效用地問題。
“今年,我們計劃收儲6300畝低效用地,生態復綠1700畝,為明年中心城區低效用地整治收官打下堅實基礎。”江元鋼表示。
改革改變的不只有工作理念和處置方法,同樣也改出了健全順暢的領導機制。參照市級做法,環翠區、高新區、經區也相應成立了具體機構,專項小組負責低效用地的排查篩選、計劃制定。以改革為動力,上下一心共同解決城市“成長的煩惱”,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讓威海更加精致、更加宜居。(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文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