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5日訊 高達10米的巨型會場蟹雕塑,落英繽紛的染井吉野櫻花,“張牙舞爪”的章魚滑梯……隨著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會場社區環境整治項目進入全面沖刺階段,該區域這一旅游休閑“新地標”逐漸揭開面紗。

據悉,會場社區環境整治項目總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整體分為入口迎賓區及濱海帶景觀提升、趕海文化園、休閑度假區三個板塊。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趕海、文化娛樂、特色旅游食宿、林蔭停車等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觀。

其中,入口迎賓區及濱海帶景觀提升主要包括古柏樹迎賓節點、濱海路綠化提升、亮化提升及文化主題雕塑。項目在古柏樹入口節點處設計了標識性的文化墻,作為項目的起始點,濱海路兩側將高桿染井吉野櫻作為行道樹,形成濱海櫻花大道,并在原濱海綠化帶內設置了庭院燈及駁岸燈提升岸線夜景亮化。

趕海文化園占地面積最大,約4.6萬平方米,區域功能分區主要包括生態林蔭停車區、趕海文化廣場及房車營地區。園區突出海洋特色和會場風貌,設計了高約10米的特色會場蟹主題雕塑,園內還配有休閑景觀平臺、娛樂活動主題廣場、兒童活動廣場,以及利用原是地貌設計錯層式擋墻景觀,結合栽植特色的粉黛亂子草。在文化廣場北側還設計了房車營地,可以為不同人群的旅客需求提供更多元化選擇。

目前該板塊工程已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在進行綠化和細節的修整,預計3月底主體完工,完工之后將為市民游客提供一個趕海、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此外,休閑度假區即圣羅尼克民宿聚集區域,位于項目北側,作為北入口節點,有風景秀美的沙灘。“根據周邊建筑功能,場地現狀在保護原生態沙灘的基礎上將加強生態停車、婚慶旅游、觀光食宿等功能。”街道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騰表示,今年,街道還將對會場(會海舫至紫氣東來)段海岸線進行生態修復,以整合沿線景觀資源,建造慢行游步道、觀景平臺、建造景觀及其配套設施,同時,將綠化景觀與沙灘保護、濕地保護、會場趕海園結合起來,打造海洋文化特色鮮明的休閑度假產品,修復海岸線長度達1923米,將會場灣進一步塑造為集生態停車、港灣沙灘、步道廊橋、臨海民宿、特色餐飲、團建活動功能為一體的青島濱海休閑旅游體驗“新地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祎)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