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線上的 《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奇葩說》,到線下的脫口秀演出,脫口秀的熱度方興未艾,而青島本土的演出也跟上了這波潮流,從2018年首家脫口秀俱樂部 “叁拾捌”開始試水,到現如今活躍在各區市的俱樂部山頭林立,這些脫口秀的俱樂部早已告別了逗樂、搞笑的單口相聲模式,轉向注重內容輸出的思想性表達;此外,青島市話劇院也于上周末推出了 “青喜社”脫口秀演出項目,專業文藝院團涉足這一新興風口,也為本土的脫口秀演出業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青島本土脫口秀,跑步進入了更具專業性、更為專注內容生產的2.0時代。
專業院團“試水”脫口秀

“上一次,我們畢業十周年聚會,臨近散場時,李晨氣喘吁吁地趕了過來,一把抱住我們的班主任呂麗萍就開始訴苦,‘呂老師,我太累了,你看我的保姆車就在門外等著我,我只能在這里待上幾分鐘,因為我馬上就要趕往烏鎮去參加電影節。 ’我一聽不樂意了,立馬拍案而起,對著呂老師也開始‘控訴’了:‘呂老師啊,你看我這邊真是一分鐘的時間都沒有,李晨的保姆車可以等,但是我的火車不能等啊,我馬上就得去趕火車回青島,明天就要去萊西下鄉演出呢。 ’”青島市話劇院的演員騰飛手持話筒侃侃而談,嬉笑怒罵間就把他與老同學李晨的“凡爾賽語錄”變成了脫口秀的段子,而這正是他首度以脫口秀演員的身份直面觀眾的第一場演出,而這一項目的發起者,則是青島市話劇院的專業演員王曉濱。
王曉濱告訴記者,自己發起的這一脫口秀演出項目是一件“有私心沒野心”的事情。 “去年參加過脫口秀的演出,作為一名專業的話劇演員,在舞臺上演出的時候,我也在觀察,發現脫口秀的觀眾群大多集中在20歲——50歲,這幾乎與我們小劇場話劇的觀眾群體是完全融合的,所以我就萌發了這一想法,用大家都很喜歡的脫口秀演出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慢慢地引導他們愛上舞臺藝術,愛上小劇場。 ”
專業演出團體為這樣一場脫口秀演出帶來了更多的專業范兒,演出請到了劇院專業的音效師李明,劇院的舞美主任董凡親自設計logo并親自掛燈,而參與演出者可謂是整個劇院總動員,化妝師王文俊調侃自己的“人造奧黛麗赫本雙眼皮”、劇院行政陳小迪則把自己因為脫發帶來的角色升級變成了段子,“以前只能演小科員,現如今跟院領導出門,別人都以為我是處級干部”……王曉濱說,“做脫口秀,我們青話人也是認真的。 ”打磨劇本、復盤笑點,這樣一場在排練廳里舉行的開放麥演出雖為試水,卻在為后續進入劇場的專場演出積蓄實力。不過就現場的演出反饋來看,王曉濱坦言,專業的話劇演員未必一定能超越非科班的素人脫口秀,“演出結束后,我們也在反思,現場觀眾對哪一位老師的演出更感興趣,哪一個笑點更能引發大家的歡樂,像是我們化妝師、道具師,他們的表演更受歡迎,他們的表演更接地氣”,王曉濱分析,專業演員受過專業的訓練,有舞臺演出經驗,比非專業演員更為駕輕就熟地去控制節奏,懂得表演間隙留白,更為注重臺詞,“但從另一方面而言,這種專業性,體現在脫口秀的演出中,可能燈光一打、話筒一拿,就會下意識地繃直身體,說話講究字正腔圓,臺風利落,給觀眾一種演出感,而非專業演員就沒有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可能他們的拘謹與小結巴,都會成為脫口秀的笑點,帶來意想不到的演出效果。 ”

專注內容生產提高準入門檻
中國式脫口秀一開始就以綜藝化的形式被人們所熟知,“笑點優先”的創作手法,實際上消解了脫口秀最初的時評特質,脫口秀的表演更像是段子手所創作的笑點堆積,在經過了最初階段“矮窮矬”式的自黑與自嘲后,越來越轉向更為優質的內容輸出。

在青島本土頗受年輕人喜愛的來客喜劇,在經歷過最初階段的野蠻生長后,主理人趙蓉開始嘗試著將更多有營養的內容融入表演中,采訪中,趙蓉與記者分享了一場以心理危機為主題的脫口秀演出,“這一場演出,現場氣氛特別‘炸’,一開始有專業的心理醫生用脫口秀的形式分享著她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奇葩經歷,大家笑翻了天;而到了后半場,當這位心理醫生說起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時,她講到‘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強迫自己在情感上去接近你的父母,原生家庭的問題從來沒有千篇一律的答案,但是你可以嘗試著去接受這樣的自己,先去愛自己,然后再去愛這個世界’時,現場就有了隱隱約約的哭泣聲,也有好多人在沉默與凝重中回望自己的成長,我想這樣的一場脫口秀就是有其社會意義的,是釋放,也是反思,更是收獲。 ”
現如今,脫口秀的參與者從大學生、咖啡師、小職員,到警察、醫生等各個行業都有囊括,即便是許多人不方便直接登臺,也會用他們獨特的職場生涯和生活經歷為脫口秀的文本創作提供素材,“我更希望我們的脫口秀演出能以段子的方式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像是網貸陷阱、集資風險等給大家做一個警醒,而不是哈哈一笑就完事了,更希望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中收獲到有價值的東西。 ”趙蓉表示。

正如每一個新生事物在初始階段總會遇到各種亂象,本土脫口秀的發展也經歷著“成長的煩惱”,“叁拾捌”脫口秀俱樂部創始人何老師就曾吐槽過他的俱樂部曾連續遭遇惡意舉報不堪其擾,每場演出收取的5元門票都是“罪魁”,而“潛伏”在某個俱樂部一段時間,加上幾位脫口秀演員的微信,就敢自立山頭開專場演出的投機分子也大有人在……如何呵護這一新興文娛產業,如何借鑒其他城市的推廣經驗,青島本土還大有文章可做。對此,青島市演出行業協會也表示,對于脫口秀這樣一個新興演出形式,協會也注意到了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接下來協會愿意就營業性演出的許可方面給予手續上的支持,也希望這一代表年輕人口味的新業態在青島蓬勃發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掃碼觀看脫口秀精彩視頻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