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船“長賜”號,23日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擁堵,引發關注。
視頻來源:新華社
據悉,此船長400米,寬59米,重22.4萬噸,

圖片來源:新華社
滿載情況下可裝載超過20000個集裝箱,
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舶之一,
其體積幾乎與帝國大廈或埃菲爾鐵塔相當。

埃菲爾鐵塔

帝國大廈
然而,就是這樣一艘滿載的巨輪,
卻在3月23日,被一陣大風吹到偏離航道,
觸底擱淺在蘇伊士運河航道151公里處,攔斷了航道。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當地時間28日稱:
“長賜”號脫淺前,蘇伊士運河中等待通航的船只已達369艘,其中有25艘油輪。

“長賜”號一時間成為網絡狂歡的新題材,
上班族們爭先恐后地轉發新聞照片,

或感嘆,自己面對的困難猶如一艘巨輪,
而自己的處理能力卻宛如一臺小挖掘機;

或感慨,自己的人生如同偏航、擱淺在航道里的船只,
嘗試讓事情走向正軌的自己弱小又可憐;

還有人灑下雞湯,當你自覺自己工作壓力大時,
想想此刻被寄予厚望的小挖掘機,
畢竟全世界的航線船只都在等它把河岸挖開!

盡管“長賜”號體積龐大,可網友還是不解,
為何區區一艘船就把連接歐亞非的蘇伊士運河搞中斷了?
據“果殼”微信公眾號文章分析:
蘇伊士運河“消化不良”是個老毛病,
其結構相對簡單,對抗意外風險的能力其實也相當薄弱。
2004年,利比里亞運油輪“熱帶光輝”號因操作系統故障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關閉三天,約70艘輪船滯留在運河兩端,運河每天損失約達790萬美元,成為中東戰爭后30年來最嚴重的停航。
雖然于2015年新建了“新蘇伊士運河”,但隨著海上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要過運河的船不僅越來越多,而且體積越來越大。

↑這是3月24日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拍攝的重型貨船擱淺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擱淺容易,脫船困難
“長賜”輪有20萬噸,調來的拖輪主機功率顯然還不夠大。

實時關注著救援動態的中國網友坐不住了!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 ?/strong>

還有網友表示,如果真的有哥斯拉和金剛就好了!

不過,玩笑歸玩笑,調侃歸調侃,
對于作為全球航運經濟動脈的蘇伊士運河來說,
片刻的斷航,都意味著巨大的經濟損失;

數據顯示:
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
丹麥“海運情報”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拉爾斯·延森表示,
每天約有30艘重型貨船通過蘇伊士運河,
堵塞一天就意味著5.5萬個集裝箱延遲交付。
德國保險巨頭安聯集團估算,
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

要知道,蘇伊士運河航道堵塞,堵住的可不僅僅只有船只,
船只上的牛羊、衛生紙、咖啡、家具等物資才是重中之重!
畢竟這影響的將是多種商品的全球供應!
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視頻來源:央視財經
據美國《赫芬郵報》27日報道,受困船只當中至少有20艘裝滿牲畜,動物保護組織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其中有5艘來自西班牙、9艘來自羅馬尼亞,船上搭載的牲畜多為牛羊,受困動物總數約為數千只。
美國《市場觀察》稱,因為運河堵塞,液化天然氣價格已經小幅上漲。
如果堵塞持續兩周,大約有100萬噸液化天然氣可能會推遲運往歐洲。
據彭博社報道,巴西一家廁紙紙漿生產公司負責人表示,由于運河堵塞可能會延遲紙漿運輸,如果生產商沒有充足的庫存,紙漿貿易的中斷最終會影響衛生紙供應。
同時,堵在蘇伊士運河的還有滿載咖啡的運輸集裝箱,由于運輸延遲,歐洲或將出現咖啡短缺問題。

所幸,就在剛剛!
當地時間29日,海事服務供應商Inchcape在社交媒體上公布消息稱:

此前擱淺在蘇伊士運河上的“長賜”號貨輪于當地時間上午4:30成功上浮脫淺。
消息稱,救援隊已經成功解救了蘇伊士運河里的“長賜”號,
(喜大普奔)

但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時間仍然未知。
(總歸有了最新進展!)

讓我們一起靜候好消息的到來!
觀海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財經、果殼微信公眾號、環球時報、環球網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