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9日訊 4月8日晚,青島市第五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在駐地舉辦第五季第十一期“青深學堂”。邀請深圳市華夏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波講授《創新企業的“軟實力”——營商環境與知識產權》。華夏泰和科技公司是國內首家企業創新保護與商業競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向創新型企業提供以知識產權、商業秘密、法務合規為支撐的一站式、多方式、多維度的解決方案和深度服務。

王海波從如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和知識產權商業化兩個方面介紹了營造一個“知識產權友好型”營商環境的重要性。王海波認為,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重點在實現法律框架底線化、負面清單最小化、流程資料極簡化、支持服務深度化等方面下功夫。深圳在人才政策、政務服務等方面取得的經驗值得青島學習借鑒,青島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從企業角度出發,對企業提供高效服務,重點激活和擴張民營企業,實現高速、可持續、高質量、產業鏈式發展。
知識產權的宏觀價值是知識產權的出發點,也是制度設計的本意,微觀價值才是知識產權的落腳點,是實現制度目標的最小單元。企業訴求必須放在首位,建立并保持競爭關系,打擊和平衡競爭對手,不能淺薄地停留在“保護”,要深入企業主營。同時,他強調知識產權要再平衡,警惕“過度保護”與“過度專利化”,警惕“專利叢林與訛詐”,強化“協調與平衡”。

實訓干部張正洋認為,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有力抓手。報告從問政于民、人才政策、服務導向等多個角度全方位的總結了深圳優化營商環境的寶貴經驗,又站在深圳、乃至全國的角度分析了青島的現狀和發展方向,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策分析能力提升課。青島有著自然環境以及區域、人才等獨特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報告中“關注人才、高效服務、小政大企、小企大潛、主動出擊”的發展建議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讓我們學趕深圳、反思青島的同時又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作為成長于青島、創業于深圳的成功企業家,王海波對深青兩地營商環境和企業創新發展軟實力的對比分析深入透徹。”實訓干部趙樂峰認為,當前,在新發展格局下,青島在“大循環”和“雙循環”中具有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的“雙節點”價值,是國家長江以北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隨著一系列國家戰略加持,青島正加速與世界聯通,也亟需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我們作為“學深圳、趕深圳”實訓干部,有幸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體悟實踐,一定會把深圳好的經驗做法學深悟透、學以致用,從自身做起,形成聯動效應。
體悟實訓干部牟曉文認為,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關鍵在于企業的創新活力。深圳持續為科創企業的創新之路保駕護航,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充分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我們正身處全球科技大爆發浪潮中,科技創新必將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源動力,也將成為青島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面向“十四五”,要更加注重以市場導向促進科技創新,充分發揮企業在產學研融合中的主導作用,圍繞我市13條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不斷優化完善創業生態和人才生態,強化知識產權的全鏈條保護,最大限度激發企業、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