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6日訊 力神(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潔凈工廠內,黃色小型機械臂排列成行,有序旋轉、按壓,整齊劃一重復著新能源動力電池極片的生產流程;
青島海爾洗碗機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柔性生產線上,數臺橘色大型機械臂“各自為戰”,伸展自如上演著機械舞蹈,60多款不同型號的洗碗機零件便在“舞姿”中誕生;
青島正大合贏智能科技公司的環保用反滲透膜組件全自動生產車間內,生產線全部由自動傳送設備和自動化機械手構成,藍光頻閃中,單班產能提高了整整11倍……
不斷優化傳統產業生態、鞏固提升產業優勢的同時,不斷開拓創新、積極引育集聚高端平臺、科技創新等新經濟產業。時下西海岸新區正全力整合技術、資源、政策力量,補給土壤和養分、陽光和空氣,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經濟蓬勃生長構筑良好的生態環境,讓新經濟成為西海岸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智能引領
喚醒傳統產業活力
青島正大合贏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石濤近日剛剛帶領團隊研制出全球首條環保用反滲透膜組件全自動生產線,并成功應用于實際生產。他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的生產線在煙臺一家智能工廠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前人工生產的產品合格率僅為67%,我們無人化工廠完成以后,不僅產品合格率達到99.99%,單班產能還提高了11倍,這個技術,我們在行業里領先了至少3到5年。”
獲得新區補貼的青島力神動力電池基地建設項目同樣成績斐然,實現了疊片工藝國內首次在鋰電池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應用。“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對長壽命、高安全的極致追求,必然讓人工作業成為過去式。”力神(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慧敏告訴記者,“電池極片隔膜的厚度只有20微米,以前要靠手工安置在正負極片之間形成阻斷,手指稍稍碰到就可能損壞隔膜造成短路。如今我們的新技術、新設備完美實現了裝配工序的技術要求,讓我們的動力電芯實現了質的飛躍。”
“利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先進裝備等方面取得的核心技術,帶動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制造業走出困局;用研發端和技術端賦能傳統制造業和傳統工藝,賦予它更好的生命力和競爭活力,讓新經濟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青島光谷聯合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尤攀告訴記者,坐落在西海岸新區的中電光谷(青島)產業園,已經吸引了科大訊飛、以薩科技、宸新科技等數字經濟領域相關企業300多家,其中處于行業領先的標桿項目30多個,正成為新區乃至青島的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
平臺賦能
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一邊是先進制造業賦能攻堅,讓新技術在產業全鏈條、全過程深度滲透,向新智能轉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結構調整;一邊是深化對新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搶抓新經濟孕育興起的“窗口期”,全面營造有利于新經濟繁榮發展的生態環境,為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
依托大平臺、大企業,為創新團隊賦力賦能,使其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青島正大合贏智能科技公司便是一個典型范例。
作為制造領域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正大合贏于去年入駐位于西海岸新區的科大訊飛(青島)AI產業加速中心。“訊飛作為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在數字化軟件、智能化產品方面有著雄厚基礎,它的終端數據算法、智能產品,為我們這個集成項目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撐,形成了1+1大于2的正協同效應。”石濤說道。
“我們搭建起訊飛開放創新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396項AI技術支持。本地企業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進行橫向合作;豎向上,我們還跟本地大企業合作,讓產業鏈相關的其他企業能在我們的平臺上實現市場等資源的共享。”科大訊飛(青島)AI產業加速中心總經理陳霆告訴記者,目前已有30多家正大合贏這樣的新經濟領域企業在科大訊飛未來港集聚,中心依托科大訊飛開放創新平臺人工智能技術,為入駐企業賦能,同時聯合創投機構,給予創新團隊資金支持。
“新經濟茁壯成長,新動能不斷增強,必將成為投資的熱點領域和推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但萌芽期的新事物,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挑戰。因此近年來,我們致力于引進像科大訊飛這樣的高端服務機構和平臺型企業,旨在建設企業孵化加速基地,打造創新創業集聚地。”區工信局局長謝龍目介紹,2020年,新區引進海爾海創匯、創業黑馬等有產業資源和服務體系的高端服務機構和平臺型企業,建設科技孵化器。
“我們將三家孵化器集中設立在經控大廈,集中力量培育新興產業和支撐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謝龍目說道,西海岸還重點引進了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中電光谷(青島)產業園、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多個新經濟發展載體,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數字制造、在線網絡、5G應用、跨境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
探索新模式
營造新經濟“熱帶雨林”
“西海岸始終堅持頂格推進,堅持場景賦予,堅持生態賦予,引進頭部企業,擴大頭部領域朋友圈,以此帶動創業小企業,大樹帶著小樹,一起共同營造新經濟的熱帶雨林。”區政府黨組成員、招商中心黨委書記劉雯說道。
2020年以來,西海岸新區積極探索實踐,制定政策、優化環境、吸引人才,著力推動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逐步完善新經濟發展生態。如今,數字經濟、網紅經濟、跨境電商、新基建、智能制造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開始迅速發展,逐漸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增長點。
未來,西海岸新區還將進一步提升拓譜產教園、光谷軟件園等國家、省、市級本土孵化器發展水平,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持續實施產學研對接行動,創新對接模式,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雪)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