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匯聚了青島市家庭教育工作者、教育同仁、媒體及社會各界的力量,旨在為教育服務、為家長提供優質服務、為孩子的未來播撒愛與希望的種子的“WE來+家庭教育論壇”第二期活動如期在青島超銀中學多媒體會議室舉行。
在“WE來+家庭教育論壇”首期活動中,一些家長聆聽了島城著名心理、教育專家于明東的主題講座,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淺,給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幫助。由于這個消息在許多家長群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使得這次報名來參會的家長更積極、更踴躍。
在本次活動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青島市家庭教育指導師蔡艽芳作了題為《重視初小銜接,輕松迎接初中生活》的專題講座。在講座中,蔡艽芳以一對即將升入初中的雙胞胎姐弟為例,闡述了不同的教育環境和陪伴方式給兩個孩子帶來的巨大心理差異。針對即將升入初中的孩子,蔡艽芳建議家長從感受、親子關系、陪伴方式、家庭氛圍、運動、準備、翻譯、生涯規劃這8個方面入手,像爬樓梯一樣,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幫孩子做好體能的準備、心理的準備和角色的轉換。

蔡艽芳在作專題講座。

講座中的圖表演示。
在闡述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時,蔡艽芳說,“感受到一個人的感受,才是關注到了生命本身”。比如那對雙胞胎,在小升初的那個暑假,女孩跟著媽媽,每天的主要生活就是學習,自己的想法絲毫沒有被關注。在媽媽的緊張、焦慮、批評、指責和嘮叨中,女孩也開始緊張、害怕、恐懼、憤怒,對于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心里充滿負能量的她沒有一丁點兒期待,只想著如何遠離。相反,男孩跟著爸爸出差,一邊學習,一邊感受著多姿多彩的暑假生活,同時爸爸還經常給他講述自己上初中時的趣聞和糗事。在爸爸的陪伴、欣賞和鼓勵下,心里充滿正能量的男孩對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十分期待,甚至希望美好的時刻快點到來。后來,姐姐出現了厭學、棄學的情況,而弟弟卻學習順利、身心快樂。這個事實充分證明,成長環境完全相同,但心態完全不同的兩個孩子,升入初中以后的學習效果和身心發展也會產生天壤之別。另外,蔡艽芳還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及運動促進身心發育等方面作了重點闡述。

與會者聽得特別認真。
“收獲非常大,懂得了要讓孩子帶著一種向往去踏入初中生活。”“明白了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和我們正確地翻譯孩子的語言,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并且盡量做到不要去掌控孩子,多理解孩子。”……聽完講座以后,很多家長都表示很受益。一位家長說,“我的孩子下學期就要升入初中了,這個講座聽得太及時了。以前也聽過類似的講座,但蔡老師的講座更貼近我們平時的生活。回去以后我要好好歸納總結,制定出適合自己家孩子的初小銜接計劃,幫助孩子過好升入初中的第一關。”
本次活動由中共青島市市北區委統戰部、青島市市北區教育和體育局指導,由青島市市北區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合會、青島市市北區民辦教育協會、青島日報社(集團)觀海新聞客戶端主辦,青島超銀中學、青島市市北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島市市北區同明書坊社會服務中心承辦。(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撰稿 攝影)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