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9日訊 今天上午,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發布會介紹了部、省共建深圳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的背景、意義、主要任務和實施計劃。
2020年,教育部會同廣東省人民政府將深圳列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市域試點,聯合印發《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支持、推動深圳對接國家所向、灣區所需、深圳所能,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率先形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勇當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職業教育的開路先鋒。
《實施意見》提出20條改革創新舉措,主要包括七個方面:
一是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時代新人。強調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用好深圳改革開放生動實踐的“活教材”。
二是瞄準“高精尖缺”,打造人才培養高地,著力建設一流職業學校、一流專業群,打造一流師資隊伍,助力產業高端發展。
三是打造現代智慧職教,構建職業教育新生態。在深圳率先全市5G獨立組網基礎上,實現職教從平臺到資源、模式的全方位變革。
四是創建示范性產教融合型城市,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五是推進粵港澳職教聯動發展,打造世界灣區職教高地。推動職教要素流動,促進粵港澳職教交流合作、聯動發展。
六是主動參與全球職教治理,提升國際影響力。建設職教國際高端平臺、開發職教標準、加快職教資源海外布局,擴大全球職教治理的中國聲音。
七是創新保障體制機制,助力職教改革發展。建立部省共建協調推動機制,深圳計劃投入100億元為職教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實施意見》主要特點與創新點:
一是用深圳故事凝聚愛國情懷。用好改革開放實踐的“活教材”,創新優化思政課程內容供給,開發一批講好深圳故事、中國制度的經典教材,強化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二是率先探索職教高端發展新模式。融入“雙區”建設,對接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搭建產教深度融合重大平臺和項目,攜手世界一流企業或行業領軍企業,圍繞集成電路等“高精尖缺”領域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群、特色產業學院,推進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培育一流技術技能人才隊伍。
三是構建智能時代職業教育新生態。推動人工智能和職教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推進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智能化教與學方式變革,加快發展適合每個人的職教、更加開放靈活的職教,探索未來職教新模式。
四是推進粵港澳職教聯動發展。整合灣區優勢資源,加強粵港澳職教交流與合作,推進資歷框架對接,共建特色職教園區,推動灣區職教要素流動與互補提質。
五是引領職教國際化。搭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展中國家職教創新中心、世界職業院校與應用技術大學聯盟秘書處等國際高端平臺,推動職業教育標準國際化,加快職教“引進來、走出去”步伐,爭當國際職教示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