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覺得生活垃圾分類,給居民生活和小區環境帶來了哪些改變?”在青島萊西市府新嘉苑小區——萊西市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8月30日,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居民。
“自從開始垃圾分類,小區居民都愛干凈了,各種垃圾分門別類投放到桶里,再也沒有在路邊或綠化帶亂丟垃圾的了?!?/p>
“別的不說,單說這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都成了一道風景,以前所有垃圾都投放一個桶里,有時候就冒出來了,現在這五顏六色的垃圾桶整整齊齊蓋著蓋子,我的倆孩子每天都搶著下樓投放垃圾!”
“現在投放垃圾就像考試,沒點知識都不好意思去,這垃圾分類讓咱都變成了文明人!”
小區衛生整潔了,環境漂亮了,居民素質提高了,城市更加文明了……這是大家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后的變化給予的一致贊賞。從府新嘉苑小區開始,萊西市已經創建了香港公館、萬福馨苑、豪邦祥苑、天泰南北苑等6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示范小區內生活垃圾分類標語和宣傳欄隨處可見,按標準配置的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四色垃圾桶擺放整齊,垃圾桶后方的宣傳板更是詳細地將各種垃圾“分門別類”,讓小區居民一目了然。
萊西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呂文波主任告訴記者:“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是萊西市今年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的一個重要抓手,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可以推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臺階。我們首先選擇了幾個地理位置好、物業管理規范、居民積極性高的小區進行重點創建,與物業公司共研究制定了創建方案,明確了時間節點,制定了宣傳計劃,指導物業公司成立分類工作隊,對物業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接下來,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持續開展分類示范小區的創建工作,以進一步發揮標桿帶動作用?!?/p>
群眾參與是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剛開始時,業主垃圾分類意識確實不高,我們在小區樓道、電梯等位置張貼海報,通過電子顯示屏播放宣傳片和宣傳標語”,府新嘉苑小區物業經理說,“萊西市住建局協助我們物業工作人員一起上門宣傳,給業主發放垃圾分類知識手冊,面對面講解、手把手指導,他們還定期組織宣傳活動,通過趣味游戲、文藝演出吸引居民積極參與、學習,讓垃圾分類宣傳有亮點、接地氣、入民心,現在主動參與分類投放的居民越來越多?!?/p>
據了解,今年以來,萊西市在各示范小區配置分類桶15組、宣傳欄19個,組織開展大型現場宣傳培訓活動8場次,以高標準示范小區建設為標桿,在全市范圍內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效果。
除搞好宣傳之外,萊西市還在分類示范小區推出智能分類、積分兌換活動。香港公館小區是萊西市第一個智能化分類小區,該小區設置了一組智能可回收物箱,并為居民免費辦理了智能投放卡,居民可隨時進行掃碼投放,只要投放正確,居民即可獲得相應積分,并根據需要兌換一些小禮物。
垃圾分類不是易事,需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萊西市把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文明實踐,在落實分類的過程中,通過協調、檢查、通報等形式,進一步壓實了住建主管部門、執法部門、物業單位等主體的責任,物業單位負責配合住建主管部門進行宣傳、培訓、督導工作,將垃圾分類加入小區居民公約,建立數據臺賬,環衛部門根據分類收集情況及時調整清運頻次,嚴格保證日產日清、不積壓,并對分類投放點進行日常清潔維護,對不配合分類、分類不準確的,由主管部門聯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對拒不改正的依法進行相應的處罰。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垃圾分類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萊西市將凝聚群眾、引導群眾,動員全社會力量全面做好垃圾分類文明實踐,讓人民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垃圾分類投放逐步成為居民的“新時尚”。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程強 邱楓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