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3日訊 在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發布了2020年度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指導提升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辦案質量和效率,有力震懾侵權假冒行為。
本次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是從2020年山東省市場監管部門辦結的3000多件知識產權案件中精選出來的,涉及專利、商標等多種類型,案件質量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關注度和影響力。案例的發布對于引領社會公眾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助推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我省平等保護國內外權利人合法權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附青島入選案例: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處理“家具系列”8項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
案情簡介
請求人某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2016年期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名稱為“咖啡桌”、“餐桌”、“梳妝臺”等8項外觀設計專利并獲得授權。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該8項專利作出專利權評價報告,顯示未發現存在不符合授予專利權條件的缺陷。該8項專利權在請求人提起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請求時合法有效。請求人認為被請求人青島某設計有限公司未經許可,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其8項專利權,遂向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提出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請求,2020年7月23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依法立案受理。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在送達法律文書的過程中,發現被請求人營業執照登記信息與實際經營場所不一致,查明被請求人信息后進行了直接送達。案件處理中,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對該8起案件進行了合并處理。經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后,認定8件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8項外觀設計專利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構成相近似。2020年11月,青島市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裁決決定,責令被請求人立即停止許諾銷售侵犯請求人8項外觀設計專利的產品,并且不得進行任何實際銷售行為。
案例啟示
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發揮機構改革后監管職能優勢,依職權主動調查,及時確認被請求人信息,并對相關侵權行為和證據事實進行認定,依法作出行政裁決決定。同時,發揮知識產權行政機關程序靈活、快捷等優勢,對8起案件進行了合并處理,全部認定侵權,有效節約了專利權人的維權成本。該案充分體現了我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效率高、專業性強、程序簡便的優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