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29日2版

全國勞模尹星牽頭完成軌道技術革新項目20余項,領銜的技師工作站5年時間培養出9名省市級勞模、首席技師、技術能手
擰緊地鐵安全運行的每顆“螺絲”
在軌道交通維修行業,地鐵工程車的夜間作業安全曾經一度是困擾各地鐵公司的“痛點”。由于地鐵檢修作業需要在深夜和凌晨的運營“空窗期”進行,客觀上會導致地鐵乘務人員容易出現疲勞現象,帶來安全隱患。2017年,青島地鐵團隊研發出了一款適合工程車輛的行車安全防護設備: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乘務員一旦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現不當操作時,設備會采取提前預防或緊急處理措施,從而防止行車事故的發生。這一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軌道車安全防護設備的空白,吸引多家地鐵公司前來調研,并在深圳地鐵等多地得到推廣應用。
這一創新成果由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運營二中心車輛部車輛檢修高級技師尹星領銜實施完成。今年46歲的尹星19歲從技校畢業后,一直在省內一家鋼鐵企業從事工程車檢修工工作。2015年7月,他成為青島地鐵的一員。彼時,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正在全力籌備開通,20多輛地鐵車輛已到位。尹星所在的車輛部有12臺工程車,承擔著車輛段內轉運電客車、線路維修等作業任務。

圖為尹星正在檢查車輛。 周建亮 攝
來到新“戰場”,尹星將工匠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力求把自己經手的每一份工作都做到最完美。在同事們眼中,他是出了名的嚴謹仔細,小到一個螺絲帽松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根據安全運行的要求,工程車每月都要進行檢修,一臺車檢修下來,需要三四個人通力合作3天。而每次檢修完畢,尹星還要親自對整車1000多個螺絲再檢查一遍后才能放心。
2016年開始,青島地鐵以技師工作站為錨點,推動人才培養計劃,尹星成為技師工作站的領銜人。在他的示范引領下,技師工作站累計培養了山東省勞動模范、省市級首席技師、省市級技術能手等9名突出人才,打造了青島地鐵技能人才評價平臺和金藍領培訓基地,為青島地鐵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6年來,青島地鐵實現了從建設到運營的歷史性跨越,地鐵線路從無到有,從1條線發展到6條線,地鐵車輛也從20多輛增至229輛。地鐵的快速發展,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也給車輛維修等地鐵運行保障帶來了挑戰。“技術創新是促進行業發展、滿足人們美好出行生活需求的根本驅動。”作為一名技術工人,尹星對技術革新十分推崇。為此,他扎根車間,大膽實踐、心無旁騖地致力于軌道技術研發,不舍晝夜,用腳步丈量著軌道,努力用雙手擰緊地鐵安全運行的每顆“螺絲”。據統計,投身青島地鐵以來,尹星牽頭完成的技術革新項目達到20余項,擁有專利10余項,發表論文30多篇,參與的創新項目帶來了1000多萬元的推廣產出價值。
2020年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尹星被授予“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成為青島地鐵集團首個全國勞動模范。
目前,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安排,尹星正在北京脫產學習。“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尹星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他對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有了深刻認識。今后,他將立足崗位,銳意創新,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與近2萬名同事一起擦亮青島地鐵“暢達幸福”的品牌,全力護航市民的安全便捷出行路。
黨員檔案
尹星,1975年9月生,山東泰安人,中共黨員。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創新能手、青島市首席技師、青島大工匠等榮譽和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