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5月2日2版

欒洪文扎根水質檢測一線,練就“一測準”“問不倒”的絕活
水質把關人:34年驗水“零差錯”
黨員檔案
欒洪文,1968年1月25日出生,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站副站長,高級技師。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第九屆技術能手、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首席技師、青島工匠等榮譽稱號,曾被推選為山東省、青島市人大代表、山東省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

欒洪文在水質檢測化驗室。 吳 帥 攝
盡管不用每天扎進實驗室進行水質化驗檢測,欒洪文似乎比以前更忙了。嚴把水質檢測報告簽發最后一道審核關,手把手帶徒傳授技術,參與重大項目和課題研究,組織開展技能人才培訓……跟水打了30多年交道,欒洪文始終堅信任何時候基本功都不能丟。
從水源地到水廠再到市民家中,自來水要經過多道工序的檢測把關,需要化驗的項目多達207項,以確保市民喝上安全放心水。這背后,離不開像欒洪文這樣的水質檢測員的嚴苛把關。從19歲高中畢業到如今,欒洪文已在水質檢測崗位上工作了34年。從刷好一個杯子,擦好一個試管做起,練就了快速、準確檢測水質項目及特殊水樣的絕技,經欒洪文手檢驗的水質監測數據數以萬計,至今沒有出現一次差錯,她也因此被譽為水質檢驗“一測準”和“問不倒”。
“一測準”不是吹出來的,靠的是長期不厭其煩的苦練,擁有這項絕技不光要有好眼力,還要有異常靈敏的嗅覺。“從我第一天來到監測站開始,師傅就對我嚴格要求,專心‘練手、練眼、練腦’,讓我打下了特別扎實的基本功。”記者在化驗室見到欒洪文時,她正在給徒弟們做業務指導。水質檢測員的工作看上去就是每天在實驗室里和瓶瓶罐罐、檢測儀器等打交道,實際上卻非常刻板與枯燥,特別磨煉人的心性。而為了得到一個準確無誤的數據,欒洪文可以連續十天甚至一個月做同樣一個試驗,對待自己檢測的每一滴水,堅持做到極致、將誤差減到最小,目的就是讓從她手里檢測出去的水是安全健康的。
位于哈爾濱路的這處供水水質監測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國字號”監測站,承擔青島市水源、水廠及市區90多個監測點的水質檢測和跟蹤以及全市供水水質公示的水質抽檢任務,可以說是攔在市民嘴邊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線。監測站供水檢測項目從最初的35項到106項、207項,再到目前的233項,檢測能力的不斷躍升,欒洪文功不可沒。
從最開始的手工檢測到現在的儀器檢測,欒洪文學得快且扎實,“活學活用”是她成功的一大法寶。這些年來,欒洪文始終不忘學習,埋頭鉆研,獨立解決生產實踐中的關鍵性技術問題,先后完成了新項目檢測方法的技術攻關,對氯酸鹽、亞氯酸鹽、溴酸鹽等新項目試驗成功并正式進行檢測,填補了檢測技術的空白。
作為高技能人才,她帶領年輕的創新團隊,完成了青島市多項重點科技發展項目和課題研究,并參與國家住建部多項重大項目的水質標準制定工作。她積極組織開展技能培訓,通過導師帶徒傳承工匠精神,她的不少徒弟成為技術骨干,還在全國省市技能大賽中拿過獎。
水質的好壞,符不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直接關系到千萬市民的身體健康。欒洪文深知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作為一名黨員,她牢記初心使命,自覺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有效結合。“水質檢測是個技術活更是個良心活,這個安全關我們一定會守好。 ”欒洪文堅定地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 帥)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