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30日2版

總結的車廂工作法成為行業服務標準,常年穿行在嶗山深處義務為村民做采買服務……“90后”公交乘務員陳樂樂——
編外“郵路”上的“最美郵差”

圖為陳樂樂在擦拭便民箱。 周建亮 攝
2010年,“90后”公交乘務員陳樂樂畢業后來到106路線開啟了全新的人生。那時,106路線從李村公園發往嶗山著名風景區埡口(2018年4月調整為李村公園至王哥莊東),是一條穿行在山海之間的旅游觀光線路,也是嶗山周邊村民出行的主要線路,線路單程54公里,設74個站點,全程往返需要4個小時。
干一行,愛一行。為給乘客提供更好服務,陳樂樂拜師全國勞動模范、原全國青年文明號304路線乘務員劉藝,向她學習售票技能、語言表達、車廂禮儀等業務知識。為掌握線路沿途情況,陳樂樂利用業余時間走遍了沿線大大小小30多個村落,對沿線中國最美山村——青山村、黃山村以及嶗山道教文化、自然景觀、氣候特點等了如指掌。到了旅游季節,每個向她問路的游客都能得到滿意答案,她漸漸地被大家譽為線路上的“活地圖”。日復一日的努力和付出,讓陳樂樂由一名普通的乘務員成長為服務標兵,“樂樂車廂”成為公交集團首個以乘務員個人名字命名的車廂。她總結的“五勤”“六情”“七心”車廂工作法成為同事們提高服務標準的“范本”。
陳樂樂不僅是乘務員,還是深受村民們信賴的“山中郵遞員”。“那時,106路線是唯一進山線路。為了買些針頭線腦類的小物品,有些獨居老人要坐上4個小時的車,既費時又費力。”發現山里人的出行不便后,陳樂樂坐不住了。她主動當起了村民的“義務郵差”,將自己的電話留給村民,幫有需要的村民提供買藥、購書、代辦公交乘車卡充值等捎帶采買服務。在她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乘客電話和需要捎帶的物品信息。迄今,她為乘客捎遞物品3000余件,被稱贊為編外“郵路”上的“最美郵差”。
后來,李滄巴士第二分公司成立了樂樂青年志愿服務隊,陳樂樂擔任隊長。在她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以她為榜樣,“樂”做好事,助人為“樂”。目前,服務隊共有注冊志愿者1769人。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陳樂樂又有了新的感悟。“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在攻堅克難中激發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高應對風險、化解各種困難的能力和水平。”她說,作為當代新青年,要做到學史力行,扛起新時代重任,堅定理想信念,擔當作為,讓青春在黨旗下飛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黨員檔案
陳樂樂,1992年6月出生,曾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國最美青工、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道德模范、“感動青島”道德模范、青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