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開海了!9月1日中午12時,黃渤海海區伏季休漁正式結束,等待了4個月的漁民們迫不及待地沖向了大海,開始撒網捕魚,大量新鮮的海鮮開始奔向市民的餐桌了,青島市民又迎來大飽口福的季節。
9月1日下午1時許,西海岸新區積米崖碼頭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采購的市民和魚販,大家不停議論著開海,討論今年大海的收成,不時張望海面,期待漁船滿載歸來,帶來最新鮮的海貨。“等了好幾個月了,今天專程趕到碼頭,買點最新鮮的海貨回去嘗鮮。”家住西海岸新區的市民杜先生說,每年開海后,他都會來到積米崖碼頭,買一些新鮮的海鮮,回家燉上一鍋,一家人圍坐桌邊嘗鮮,其樂融融。
下午3時許,隨著一聲汽笛聲,第一艘歸來的漁船進港了,等了許久的市民和魚販立馬圍了上去。“有沒有鲅魚?”“刀魚怎么賣?”……碼頭上立馬熱鬧起來,船老大被各種詢價聲包圍了,船員們則將捕撈回來的新鮮海貨一箱箱搬運上岸。提前電話預定好的魚販會把一箱箱個頭大、品相好的海鮮運走,一些市民也搶著購買自己相中的海鮮。
記者看到,這一船海鮮的品種還真不少,舌頭魚、小鯧魚、比管、八帶、小黃魚、梭子蟹、對蝦、鲅魚、刀魚等都有。“就是出去在附近海域拉了兩網就趕緊回來了,趕個開門紅。 ”漁船老板石學龍說,今年海鮮數量還不少,而且主要在近海捕撈,個頭普遍偏小,預計下個月海鮮的個頭能更大些。
下午5時許,陸續有在近海捕撈的船只靠岸,每當船只靠岸,就有一群魚販和市民圍攏上去,重復著討價還價聲。記者了解到,由于剛開海,回來的都是馬力較小的漁船,主要是在近海捕撈。再過一周左右,從遠海捕撈歸來的大船就會帶來鰻魚等更多品種的海鮮,不斷滿足市民的需求。
開海第一天,海鮮的價格比較親民:新鮮的鲅魚約30元/斤,鯧魚35元/斤,刀魚70元/斤,舌頭魚每斤12元左右,小雜魚10元2斤;比管、海螺每斤的價格約25元,鰻鱗魚每斤約30元……很多開車前來的市民都用白色泡沫箱裝滿海鮮。整個碼頭一幅繁忙的秋水漁歌畫面。
據了解,除了積米崖,港東、南姜碼頭,王哥莊街道青山碼頭、仰口碼頭、會場碼頭等也有大量漁船上岸。而往后,四五月份增殖放流的魚類會越長越大,漁民的收獲也會更豐富,市民餐桌上海鮮種類也會更多樣。 (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銀)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