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全面推動質量強市建設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質量優勢
青島的質量和品牌,與時代同頻共振、相映生輝。改革開放40多年來,青島走出了一條以質量帶動品牌、以品牌振興產業、以產業促進發展的品牌城市之路,質量和品牌已成為城市發展最顯著的名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內生動力。作為質量工作主管部門,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質量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全面推動質量強市建設為切入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切實維護市場秩序,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主動融入、主動作為,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貢獻質量優勢。
實施質量管理 提高發展質效
開展第七屆青島市市長質量獎評審,鼓勵企業通過導入科學質量管理模式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更好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深入推動高端品牌培育,48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首席品牌官“雙官”制度,年內開展首批質量官、品牌官培訓,不斷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提高企業品牌建設水平。舉辦青島市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專題培訓班,提高領導干部開展質量品牌工作效能。開展質量發展立法調研和《青島市質量發展促進條例(草案)》框架編制,完善質量發展制度建設。
嚴格質量監管 凈化市場環境
制定出臺《青島市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0年版)》《2020年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全年對103種1636批次工業產業和日用消費品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開展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專項執法,線上線下一體監管。嚴格藥械企業駐廠監督,實施全流程檢查,確保上市防疫用品質量安全。實施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8項措施、送餐人員防護7條措施,高標準完成1679家學校食堂,1677家托幼機構核驗。實施食品流通環節疫情防控10條措施,出臺食品生產企業疫情防控8項措施,有力保障食品和防疫安全。深化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升級青島市特種設備信息化系統,持續完善風險隱患提前預警,進一步提升特種設備智慧監管水平。
深化質量幫扶 激發市場活力
減免防疫用品企業檢驗費用,停征流通領域衡器檢定費用,緩免特種設備檢定費用,累計免除費用1000余萬元。協調中國編碼中心開通商品條碼快速辦理通道,為30余家企業辦理條碼業務。開展防疫物資國內外標準比對研究,派專家前往20余家企業現場開展標準技術指導。承擔全省六地市計量校準任務,對交通樞紐、醫院等公共場所測溫設備,主動上門檢測,累計校準測溫儀、醫療設備等13179臺次。邀請山東大學質量管理專家,面向企業開展《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導入培訓。
夯實質量基礎 強化支撐作用
推動“標準化+”引領提效,獲批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等國家標準化試點。開展“標準化+新型城鎮化”行動,制修訂地方標準規范136項,構建青島特色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標準先進性評價,發布電冰柜、激光電視等5類先進性評價產品。加快推進“檢測前置、結果互認、一路暢行”促進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便利化六項措施,與青島海關共同舉辦服務上合·“一帶一路”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高峰論壇,成立青島檢驗檢測認證協會。新建3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加快石墨烯產品質檢、環境監測計量、時間頻率計量等國家級檢驗中心建設。推動質量基礎設施(NQI)協同運用,質量技術基礎(NQI)能力指數居全省第一,匯聚標準、計量、合格評定等資源與海爾卡奧斯合作,著力打造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物聯網平臺。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