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在青島香格里拉酒店圍繞“大教育背景下的親子關系”主題,為青島家長作了一場干貨滿滿的家庭教育話題分享。
“青島的家長太熱情了,以至于我的車被堵在路上,小跑著才趕過來。不過主講的內容不是關于學校的,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講座現場座無虛席,不少家長只能席地而坐,俞敏洪則一上來就直奔主題。在他看來,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四大能力的培養:個性能力,即成為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品德能力,即做一個有底線的受人歡迎的人;學習能力,即成為一個喜歡閱讀和鉆研的人;團隊能力,即成為合群并善于與人合作的人。“這四種能力是孩子成長的肥沃土壤。”他還進一步解釋稱,學習能力實際上是一種底層能力而不是表層能力,這種底層能力特別重要,需要孩子自己慢慢地完成。
家庭教育中,怎樣才能成為好父母?俞敏洪表示,好父母有幾大特征,第一就是作為母親應具備三個要素:心平氣和的態度,整潔干凈勤快的習慣,擁有閱讀學習的愛好。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父親也可以具備這些品質。而父親更重要的是要起到讓孩子勇敢走向世界的作用,所以父親有三點要做好:正直、開朗有擔當的個性,讓孩子知道父親就是頂天立地的人物;要有善于探索鉆研的精神;不屈追求理想的勇敢。同時, 父母要一起制定孩子合理的成長規劃,并達成一致,和孩子充分交流,伴隨成長。
俞敏洪認為,父母還應該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成績只是一個方面。要發掘孩子的天賦。要放手讓孩子鍛煉自己,保護過度是傷害孩子。要對孩子有信心,鼓勵教育為主,但并不是漠視孩子的問題。要讓孩子懂得規矩和自我控制,而不是失控。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讓孩子成為一個德行高尚的人,比聰明和計較更加重要。
接受記者采訪時,俞敏洪表示中國走向未來的道路一定是更加全球化的道路。全球化的道路需要全球化的人才,全球化的人才就必須是對中國和世界充分了解的人才。“我從來不主張從小把孩子送到國外去,這些孩子就變成了‘香蕉’,表面上是黃種人,但實際上他們對中國不是很了解。”俞敏洪說,中西教育的融合能夠使一個人的眼光變得更遠, 變得更包容。未來世界的發展一定需要有包容能力的人,他們才能主導世界的發展方向。“新東方雙語學校就是要培養這種人,我們要以中國語言和文化為核心、為基礎、為土壤,在此基礎之上嫁接西方語言文化,來培養腳踏中國、面向全球的能夠為中國、世界做貢獻的人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