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2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市首次采用土地集中出讓方式競拍,市北7宗與李滄2宗黃金地塊率先網拍,9宗地中有8宗以底價成交,其中位于市北區開平路45號的地塊,因17家競買人輪番加價競拍,地價從起始的10310元/平方米一路競價到17010元/平方米,最后叫價的為招商地產,溢價率達65%。這意味著,該地塊經過164輪鏖戰后直接觸發17000元/㎡熔斷價。
老四方地塊現17家房企競搶
青島集中土拍164輪競價后熔斷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顯示,市北區7宗新地總占地面積13.78萬平方米,規劃總建面44.75萬平方米,起拍總價36.61億;李滄區有2宗新地總占地1.27萬平方米,總建面3.2萬平方米,起拍總價1.8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網拍市北的7宗地中有6宗分別被青島國泰達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東國泰)、青島市市北區若庭瑄置業有限公司(金地)、青島聚廣產業園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市北城市建設投資&保利)收入囊中,均為底價成交,成交總價合計約32.7億元。
令人叫奇的是,原老四方區域、現市北區水清溝開平路45號(白櫻花地塊)竟然引來了17家房企競搶,萬科、保利、龍湖、華潤、中海、綠城、中巍、碧桂園、金地、招商、金科、中南、海信、青城、旭輝銀盛泰、青特、平安等17家房企叫價164輪直接觸發17000元/平方米熔斷價,地價從起始的10310元/平方米一路競價到17010元/平方米,最后叫價的為招商地產,溢價率達65%,已經超過此前市北區土地拍賣的最高價14620元/平方米。
5月12日下午,青島市土地第一批集中出讓的第二場開拍,第二場土拍供應城陽的13宗地,總占地面積42.5萬平方米,出讓規劃建筑面積65.95萬平方米。最后成交11宗,占地面積40.3萬平方米,成交建面62.35萬平方米,賣出24.2億。與上午第一場的火熱不同,第二場2宗地(1宗住宅+1宗商業)流拍。
9塊地8塊底價成交
老四方地塊為何遭競搶
根據規定,地塊熔斷之后將在5月14日下午進行線下競自持商品住宅面積,而這已不是先例,早在2019年,碧桂園拿下市北區金華支路地塊時也遭遇359輪之后熔斷,然后網上競自持,最終成交樓板價12500元/平方米,總價4.16億,溢價率78.6%。如果按照17010元/平方米的價格成交,此次水清溝開平路45號地塊也將成為市北“新地王”。此外,2016年7月20日,市北區宜昌路16號地塊網拍,21家開發商經過367輪激烈競價,地塊以12520元/平方米,總成交價約9.97億元,被四川藍光和駿實業有限公司競得,溢價率約為203.9%。2019年8月15日,市北區黑龍江南路286號(原河西村1號)地塊重啟拍賣,青島青特星城置業有限公司以14620元/平方米、總價154972萬元競得,創造繼2016年宜昌路地塊之后土地單價新高。
老四方地塊為何被搶?據悉,該地塊位于市北區開平路45號,為商住地,總占地面積13925.2平方米,規劃總建面48738.2平方米(住宅32906.9平方米,商服4873.8平方米,劃撥公租房建面10957.5平方米),容積率≤3.5,建筑密度≤30%,綠地率≥25%。地塊本身商住比不錯,除去回購的公租房,剩余37780.7平方米,商住比1:9。再看周邊配套,開平路45號地塊位于老四方的傳統核心區,地塊臨近中心醫院、地鐵1號線開封站,1號線今年年底將會空載試運行,南側有今年開業的鴻泰廣場,北側有8萬平方米的萬科商業,此外還緊靠百洋健康產業園,就醫養老方便。周邊的新建小區成交價格在2.7-3.3萬元每平方米,周邊售價高也是開發商拿地的動力之一。
“單就開平路45號這一個地塊來講,因為主城區土地資源稀缺、出讓的土地不多,該地塊凈地相對比較平整。周邊有萬科,龍湖等大盤的鋪墊,特別是地鐵1號線即將開通,周邊現有的人氣氛圍、居住配套不錯。而且地塊的整體體量比較適中,比較好操盤,是市區難得的能夠快銷的小體量地塊。 ”好屋集團青島負責人張斌分析說。
今年,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青島市市轄區2021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表》,這是青島首次發布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集中供地模式是政府通過供應節奏和形勢,從源頭上調節市場供應的舉措,其優勢是可以讓開發商有足夠的時間做土地的研判和價值分析,去設計更好的產品。此外也有利于政府做統一的規劃協調,避免城市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弊病。”張斌分析認為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