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5月23日1版
在更高水平開放上扎實奮進創一流

敞開大門,才能擁抱機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山東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省委要求青島當好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全市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動員會暨“項目落地年”觀摩總結會強調,要在更高水平開放上扎實奮進創一流,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開放是青島的最大優勢。改革開放40多年來,青島踏著國家開放的步伐一路走來,從入列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到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再到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每一次國家開放戰略的重大調整,青島都被賦予國家使命、國家責任。特別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和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決策,賦予了開放新的內涵,也為青島新一輪縱深開放打開了“機遇之窗”。我們要準確把握青島承擔的國家責任、面臨的重大機遇,立足自身稟賦優勢,發揮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用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開放機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占對外開放制高點。
實干為要,行勝于言。要聚焦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統籌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深化與鄭州、西安、蘭州等沿黃流域重點節點城市合作,完善內陸港布局和建設,拓展港口輻射范圍;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探索“陸海聯動、海鐵聯運”海關物流監管等模式,擴大“齊魯號”歐亞班列規模,爭創國家級班列集結中心。園區、功能區是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要建立功能區與所在區市、周邊功能區產業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強化全域理念,用足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大各類園區、功能區的輻射帶動效應,借勢借力推動發展。要發揮好膠東經濟圈牽頭城市作用,主動對標粵港澳、成渝等地區,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動1000億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開展項目投資并盡快形成投資實物量,推動形成1小時經濟圈,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開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就是在全球尋找合作。“國際客廳”作為青島集聚全球優質資源、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創新探索,要增強服務開放發展能力,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優化配置資源,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耦合。外資外貿是衡量開放水平的重要指標,要抓住RCEP協議簽署機遇,加快推進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國家進口貿易促進示范區建設,實施好跨境電商倍增計劃,推動外貿穩增長。同時,要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政務服務,推動企業加強與香港等重點地區的金融合作,多措并舉開拓利用外資來源。
勇擔國之重任,鼓蕩開放風帆。青島,這座青春之島,這個正在創業的城市,正展現出更具創新力和成長性的城市氣質。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乘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的開放發展大勢,以世界眼光、國際視野審視開放,以全球胸襟擁抱開放,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城市向更高層級邁進,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一座城”。(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