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長濤探索建立了交通事故“三位一體調解工作法”,連續八年逃逸案件破案率100%
“永遠把群眾的事擺在第一位”
熟悉楊長濤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一種突出的個性,那就是對于工作的“狠勁”和對群眾的“熱愛”。
在他的帶領下,嶗山區交警大隊事故科連續八年逃逸案件破案率100%,且該記錄保持至今。2009年至今,他帶領民警共破獲肇事逃逸案件220起,其中致人死亡的重大肇事逃逸案件67起,包括一些引發媒體、社會關注的惡性案件。另外,他還通過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破獲殺人、涉槍、重大涉毒團伙、重大盜竊團伙案件15起,抓獲其他刑事犯罪網上逃犯15名。在處置交通事故現場時他細心發現可疑線索,2012年至今,共破獲各類涉嫌機動車騙保案件66起,挽回經濟損失330余萬元。2011年在公安部開展的“清網行動”中,楊長濤以100%的抓捕率列全市交警系統第一名。

工作中的楊長濤。
累累戰果的背后,是楊長濤對群眾的“熱愛”。以前由于監控系統不完善、破案條件差,每破獲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但在楊長濤看來,每一起重大肇事逃逸案件背后,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讓受害者家屬能夠有信心、勇氣繼續生活下去,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談起那些不眠不休、多天連軸轉的破案經歷,楊長濤這樣說。
8年前,北宅街道陳某騎摩托車載妻子李某某和年僅3歲的兒子行駛至濱海大道路口處時,與一輛大貨車相撞。事故發生后陳某及妻子先后死亡,兒子受重傷。該起事故中,陳某因無證、酒后駕駛,未按規定讓行等行為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唯一幸存的孩子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楊長濤帶領民警自發捐款2000余元,并長期幫扶孩子,逢年過節定期看望并幫助其解決一部分生活學習費用。
針對事故當事人中的弱勢群體,楊長濤專門建立制度,為他們提供“溫情幫助”:對于不懂法規的當事人,全面提供法律援助;對于可能得不到賠償的當事人,幫助他們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對于事故后無錢醫治的,抓緊聯系保險公司先行墊付醫療費用,保證傷者治療。案件結束后,楊長濤帶領民警專門組織對弱勢群體進行回訪,加強幫扶解難,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在調解中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楊長濤“狠”下了一番功夫。他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創建了“借用社會資源”式的“三位一體調解工作法”。從借用律師資源為群眾免費咨詢調解,逐漸推廣為集司法、仲裁、法院為一體的大調解模式。多年來,成功調解了5萬余起案件,10余萬名群眾得到了免費的法律幫助。現在,調解范圍已經由交通事故擴大到行政、治安甚至婚姻領域。
如果說對于受害者家庭的幫扶是溫暖了一個“點”,那么對于嚴重堵點的“疏通”,則是讓“一片”群眾舒心。楊長濤在群眾反映強烈的海爾路青大附院、同安路大拇指廣場等路段進行道路組織優化,秉承“向市政要空間”的理念,通過壓縮綠化帶、人行道寬度,增加了車道;通過改變行車走向,激活了閑置的道路資源,解決了多年來海爾路青大附院段高峰期嚴重路堵以及同安路大拇指廣場路段違法停車、連續變道造成的路堵問題,通行效率較以前提高了70%。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我更加明確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把群眾的事擺在第一位,把讓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我要堅守的初心和使命。”楊長濤說。
黨員檔案
楊長濤,200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青島市第一看守所所長。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授予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首屆青島公安“十大愛民模范”、青島市杰出青年突擊手、青島市人民滿意政法干警、青島市工人先鋒等榮譽稱號,并被評為首屆齊魯公安英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 臻)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