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項目落地年里,青島地鐵在建線路全力攻堅,建設進度不斷提速。其中,地鐵4號線在不到10天時間里接連完成三個關鍵節點,為后續工程施工加快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5月24日,地鐵4號線最長車站張村站明挖段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張村站為明暗挖結合三層島式車站,車站標準段結構寬21.9米,全長518.5米,是普通標準車站長度的23倍。車站穿越多處破碎帶、地下水豐富、地質條件復雜、周邊管線種類多數量大、占地協調和施工組織困難。青島地鐵四號線公司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組織參建單位克服困難、科學組織,增加資源投入,主體封頂目標比集團下達的工作計劃提前8天完成。

5月26日,地鐵4號線小嶗山站主體結構封頂,為轉入車站附屬結構施工提供了條件。小嶗山站位于李沙路與規劃靜港路交叉口,呈南北向布置,車站為明挖地下二層島式站臺車站。車站基坑最深處達18.2米,車站范圍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地下水位高、富水量大、地質條件差,加之車站周邊建(構)筑物密集,距離較近,施工場地狹小,同時還是盾構接收和始發站(盾構空推過站),施工難度大、工期緊、任務重。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四號線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采取有力措施推進工程進展,按期完成小嶗山站主體結構封頂節點目標。
5月31日,地鐵4號線九靜區間(九水東路站靜港路站)右線盾構機順利始發,標志著九靜區間正式進入機械施工階段。九靜區間全長1079.95米,區間隧道頂埋深為6.0米11.5米,最小曲線半徑800米。盾構機從靜港路站始發后,將穿越碎石土、粉質黏土、強中微風化凝灰巖等地層,沿線下穿、側穿建筑物及地下管線眾多,涉及穿越長距離硬巖、地層上軟下硬不均等諸多問題,盾構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四號線公司組織施工單位認真做好施工策劃,多次邀請國內行業專家論證施工方案。根據前期盾構掘進過程積累的經驗和總結的參數,九靜區間掘進過程中將加強出土量實時監控、盾尾間隙實時測量等措施,積極應用信息化手段及時調整技術參數,動態把握施工進程,科學規避、降低風險,確保盾構機安全、平穩、高效施工。
地鐵4號線為主城區東西向的骨干線,全長30.9公里,西起人民會堂站,終點至大河東站。目前,全線25座車站中已累計封頂18座,車站主體土方開挖累計完成99.3%;機械法區間掘進10.8公里,目前已累計完成71.9%,線路建設正平穩快速推進。今年,4號線將加大人員和設備投入,優化施工方案,年底車站主體結構將全部完成,機電安裝全面進場施工,力爭2022年開通。屆時,這條線路將成為一條貫通城市東西的“東西大動脈”,并將實現與1、2、3、8、11號線換乘,串聯起便捷的軌道交通線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