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 是第26個全國“愛眼日”, 今年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青島市嘉峪關學校二、三中隊的同學們和家長們來到青島市眼科醫院參加了“愛眼護眼始于心,科學用眼踐于心”公益活動。

數據顯示,我國超過6億中國患者患有近視眼,年輕人中的近視率持高位。近年來6歲兒童的近視率逐年上升,近視低齡化現象引起社會高度關注。隨著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近視率仍不斷上升。進入21世紀來,對抗近視已經成為一場無聲的持久戰。

6月6日愛眼日活動中,同學們首先逐一進行了專業的眼部檢查,視力檢查,眼瞼、睫毛、結膜、瞳孔、眼底和眼壓等儀器檢驗,每人拿到了一份自己的眼部檢測報告,有的數據的顯示,引起了家長們高度關注。接下來欒籽涵同學的媽媽作為眼科醫院的醫生,她給孩子們用淺顯易懂的方法耐心講解了健康用眼的小知識。

什么是近視?
眼睛有兩個部分可以聚焦圖像。人眼在調節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稱為近視。
近視的影響因素及預防
1、近距離工作:近距離工作被公認為是影響近視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
建議:近距離工作持續時間(<45分鐘)、閱讀距離近(>33cm)等也是近視的重要危險因素。
2、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的發病率和進展量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多進行戶外活動,可以降低近視的發病率和進展。
建議:提倡在學齡前如幼兒園時期就開始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有條件的地方鼓勵每天增加戶外活動1小時。
3、讀寫習慣:不良讀寫習慣是近視的危險因素。
建議:胸部離桌子一拳(6~7cm),書本離眼一尺(33cm),保持讀寫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車或躺臥時閱讀。
4、采光照明:采光不佳地地方會增加近視風險。
建議:讀寫應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環境中進行。
5、其他:近視發生發展的其他環境因素可能還包括營養、睡眠時間、微量元素、電子產品的使用等。

同學們和家長們在講座中受益匪淺,深受觸動,表示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共筑光明未來。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