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0日訊 今年6月11日是第五個“中國器官捐獻日”。由青島市紅十字會、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愛心永恒 生生不息”中國器官捐獻日大型城市公益巨報展,將于6月11日上午在中山公園啟動,展期10天。該展覽用69個巨幅《青島早報》報紙版面、海報等形式,全面展現青島市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的發展歷程,回顧眾多捐獻者的感人事跡,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彰顯青島城市的大愛,傳遞城市的溫暖,向建黨百年獻禮。市民可在本月20日前去參觀展覽,感受青島的城市大愛。

青島市的遺體、角膜捐獻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沈福彭、束星北兩位著名學者在青島“約定奉獻”并實施遺體捐獻起步,先后涌現出了于永廣、王奎海家庭、竇永大、楊占奇、小楊帆等眾多遺體、角膜捐獻者事跡,其中有多數是老黨員帶頭捐獻,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捐獻氛圍。2010年,青島市成為全國首批器官捐獻試點城市,經過10多年的探索實踐,青島市的捐獻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涌現出了“九月天使”“和和天使”等一大批器官典型捐獻者,他們在生命的最后選擇捐獻器官,挽救他們生命的故事感動了全國。到今年6月1日,青島累計已實現遺體捐獻1006例、器官捐獻1001例、角膜捐獻1616例,有5650名愛心人士登記為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二。青島市紅十字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單位,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國區域特色的器官捐獻“青島模式”,獲得全國乃至世界的認可。

此次中國器官捐獻日大型城市公益巨報展,是《青島早報》創刊25年來積累的數千篇遺體、角膜、器官捐獻公益事業方面的百姓故事、知識普及、新聞評論等報道的集中梳理展示。其中,2018年6月21日,青島早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的《記住這個天使!今天,一位青島4歲女童因病離世,她捐獻器官救5人》,瞬間引爆網絡端傳播,點擊量很快突破百萬次。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全國40多家主流媒體先后直接轉發或編發早報的報道,讓九月事跡迅速傳遍全國,無數網民為之動容。隨后,青島早報還聯合青島市紅十字會等單位,策劃發起了“注冊九月天使公益商標”“設立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成立紅十字九月天使基金”“九月天使紅十字醫療志愿服務隊隴南義診”“九月天使雕塑落戶城市景觀”“拍攝《美麗的九月》公益微電影”等系列活動。
巨報展期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青島市紅十字干細胞庫、青島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大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生命接力”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青島市市立醫院“急診生命+”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青島紅十字大愛有聲志愿服務隊、青島大學南丁格爾紅十字志愿服務隊、青島市志愿捐獻遺體者之友等單位和組織團隊的志愿者將現場為市民提供義診、護眼、健康咨詢、救護培訓、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角膜器官捐獻、圍產組織捐獻咨詢服務等。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