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5月,青島市新興體育館董事長劉建新當選青島市第二屆體育產業聯合會會長后,他認為島城體育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黃金期。近日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劉建新透露了著力推動島城體育產業新飛躍的思路。
抓住體育產業發展機遇

記者:你認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劉建新:在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了2035年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充分表明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青島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去年底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紅利驅動下,島城體育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黃金期。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青島應抓住體育產業發展機遇期,一方面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培育多元主體,培育一批高端體育服務品牌;加快體育服務內容、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豐富體育產品供給,延伸體育產業鏈、服務鏈、價值鏈,優化體育產業體系。另一方面建議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探索體育+文化、體育+旅游、體育+康養、體育+教育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培育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助理打造活力之城、運動之城、健康之城。
當好體育產業創業先鋒

記者:作為青島市體育產業聯合會的新任會長,你認為聯合會下一步的發力點在哪里?
劉建新:青島市體育產業聯合會作為體育產業與政府、社會、市場的溝通橋梁,要切實發揮好聯合會的團隊力量,促進政企良性互動,推動行業協作相融,推動體育大產業發展,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定位、體現擔當、彰顯價值,當好政府管理、服務行業的參謀助手,當好體育行業、企業創新發展的風標向導,當好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業先鋒。
今后,青島市體育產業聯合會要堅持以服務產業、聚力發展為宗旨,著力做好六項工作:一是開展會員多渠道交流,提供企業全方位服務;二是搭建信息集散中心,做好政策宣傳窗口;三是開展多形式廣泛合作,構建各產業融通發展;四是豐富體育賽事類型,深挖提煉賽事內核;五是探討體育資本運作,助力體育產業進程;六是構建行業統一標準,建立產業監管體系。
做體育要著眼百姓需求

記者:作為青島市網球協會會長,目前青島網球運動發展態勢不錯,你的下一步目標是什么?
劉建新:其實,我致力于推廣網球運動和做體育產業一樣,都是著眼于面向老百姓需求化發展。做體育,拼的不是花哨的外表,而是堅定沉靜的內心,要懷揣一顆公益的心。做體育,絕不是簡單地提供健身場所,而是傳播一種健康理念,要做全民的健康體育。做體育,更不是大賺快錢的暴利行業,而是勤勤懇懇、按部就班地積少成多。
我始終相信,青少年體育體現的是體育發展的可持續性,老年人體育彰顯的是體育發展的穩定性。做好健康體育就得老少齊抓,兩頭不放松。如今在青島網球運動中,一老一少兩大賽事成全國品牌。1998年創辦的“新興杯”中小學生網球賽,如今已成功舉辦了24屆,讓眾多島城青少年有機會接觸、了解網球,近距離地體驗競技網球的魅力,從而喜歡上網球。而由新興俱樂部協辦的青島“藍天杯”老年網球邀請賽已經連續舉辦了36屆,是青島最具影響力的老年網球賽事,也是備受人們關注的國家級體育賽事。
此外,2020年7月,“膠東五城市網球聯盟”通過云會議方式簽約,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共同構建區域網球發展共同體,將給五城市之間網球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未來五城市將繼續深耕青少年網球賽事與培訓,從而擴大網球人口。通過深化膠東五市網球交流與合作,提升膠東經濟圈體育影響力、貢獻力。(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世杰)
責任編輯 李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