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6月12日2版

即墨區金口鎮南里網格黨支部書記鄒宗波帶領村民守護傳統村落的同時,深層次挖掘本地紅色文旅資源,推動村莊全方面發展
留住古村“根” 守住紅色“魂”
即墨金口鎮店集南里,這個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的古村落,也是原即東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既有數百年風雨歲月的痕跡,也有新時代跨越發展的豪邁。2015年入選“山東省傳統村落”、2019年獲批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一項項榮譽的背后,凝聚著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前進的力量,也彰顯出網格黨支部書記鄒宗波的初心與使命。
店集南里歷史文化悠久,建筑遺存眾多,現在依舊完好保留著60余棟有鮮明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三處鄒氏支祠,是第三批“山東省級傳統村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因種種原因逐漸出現破損,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成了鄒宗波心頭的一塊巨石。
“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讓傳統古村落既留得住‘形’,又守得住‘魂’,真正讓這些深沉古老的歷史記憶‘活’起來,這是最重要的!”鄒宗波說。2005年擔任店集南里網格黨支部書記以來,鄒宗波就將傳統古村落保護性修繕工作提上了村莊工作日程。

鄒宗波(右)查看古建筑保護情況。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鄒宗波向上級提出意見建議,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撥付專款修復保護古建筑。按照“保護開發,修舊如舊”的原則,鄒宗波帶領村民整治村莊街道小巷,電線、光纜、網線等線路全部入地,最大限度地保護好古村落整體風貌。
此外,結合店集南里曾是原即東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的紅色歷史,村里在創建“古村風情 紅色南里”黨建品牌基礎上,深層次挖掘紅色文旅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聘請專家學者參與即東縣歷史發展軌跡搜集、梳理工作,重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鄒宗波還積極爭取上級扶持,建設即東縣史館,收錄革命時期的照片、書報等物件,成為市、區黨員干部和群眾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陣地。同時,在他的提議下,村里建設了一處集教育、學習、創新、休閑為一體的黨建文化廣場,以“古村風情,紅色南里”為主題,展現南里紅色歷程,傳遞黨建文化和新時代新思想。
“是黨員干部,就要有黨員干部的樣子,凡事發揮先鋒模范的表率作用,不能讓群眾指指點點戳脊梁骨。”這是鄒宗波最常說的一句話。為此,他抓班子帶隊伍,建章立制強調規矩,促使黨員干部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有力推動了村莊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全面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王儷燕 文/圖)
黨員檔案
鄒宗波,即墨區金口鎮南里網格黨支部書記,他提出的《關于開展省級以上傳統村落內老宅修繕保護工作的建議》曾獲得過優秀區人大代表建議。2018年,在他的帶領下,店集南里黨支部被授予山東省“干事創業好班子”稱號。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