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6日訊 6月8日,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八期協商活動舉行。本期協商活動由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承辦。市政協委員、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在活動現場,共同就“激發青島旅游業活力,加快旅游強市建設”主題展開熱議,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匯集力量、解決問題。
“為將我市55處紅色旅游景點連點成線,今年4月,市文旅局推出9條紅色旅游線路,其中,青島的‘工業旅游、揚帆遠航’主題旅游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二級巡視員蔡全記介紹。下一步,我市將在市區、平度、萊西、西海岸新區、膠州、即墨等地打造不同主題的區域性紅色旅游品牌,推動紅色景區提質升級,開發紅色旅游+黨史教育、紅色旅游+生態觀光、紅色旅游+研學實踐等“紅色旅游+”系列線路產品,并利用膠東文旅合作聯盟平臺,推進五市聯動,共同打造紅色膠東旅游品牌。
蔡全記認為,打造網紅城市需要政府搭臺、民眾唱戲。職能部門要統籌引導、頂層設計,協調多方力量深挖資源背后的文化內涵、特色和底蘊,培育一系列文化IP,逐步構建起青島獨有的網紅矩陣,進而聯合企業、媒體、市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傳播青島美好的城市愿景。
蔡全記還介紹,根據我市近期正在組織編制的“十四五”期間旅游業發展規劃,我市要著力構建“一灣、三線、四區、多島”的海洋旅游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海上畫廊”青島海洋旅游品牌。具體來說,我市將進一步豐富海上旅游線路,開發海上夜游產品,有效串聯我市濱海旅游景點。大力發展海洋潛水、帆船、皮劃艇、滑水、拖傘、香蕉船、飛魚船等旅游新業態,還將圍繞竹岔島、大公島、靈山島、大小管島、田橫島、齋堂島等大力發展海島旅游,進一步發展海上演藝。此外,我市還將整合碼頭站點、游船設施等海上旅游資源,出臺《青島市海上旅游船經營站點設備設施配備要求》等地方標準,全面推動海上旅游地方立法工作,保障未來海洋旅游的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