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6月23日7版
回訪調查
點贊
石老人附近濱海步行道:
修繕一新,再引“打卡”熱潮
新聞回放:
2020年10月21日,本報刊發《旅游有瑕疵,快整改!》報道,反映了石老人海蝕柱附近海濱觀光通道多處石條缺失、護欄不完整問題。報道刊發后,嶗山區回復,針對石老人海蝕柱景觀北側沿海堤壩破損、護欄銹蝕嚴重等問題,已將該區域納入到濱海景觀步行道貫通范圍,金家嶺街道計劃于2020年底前對塌陷、破損區域進行基本修繕。后期,將積極配合城市管理部門,做好濱海景觀步行道貫通工作。
現場調查:

■石老人海蝕柱附近濱海步行道修葺一新。
6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石老人海蝕柱景觀北側進行回訪,發現此段步行道已修葺一新,路面干凈整潔,銹蝕缺失的臨海護欄也被統一更換了,步行道整體環境有了明顯提升。

從石老人房車營地南側,記者步行進入濱海步行道,發現此段步行道長200余米,寬約5米,路面都是由石板鋪就,十分平整。臨海護欄立柱及鐵鏈也都進行了更換,步行道整潔的環境與石老人美麗的景觀相互映襯,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在此休閑散步。

近年來,石老人海蝕柱景觀已成為游客來青必“打卡”的網紅景區,此段濱海步行道是景點的最佳觀測區。為了一飽眼福,不少市民在步行道附近的海灘上搭起了帳篷,等待最好的觀看時機。記者注意到,為了方便游客處置廢棄物,相關部門還在這段不長的步行道上設置了三組垃圾分類處置點。

“去年,這段濱海步行道進行了全面整修,破損的石板和護欄全部被更換了,還添置了一些公共設施,環境確實比之前提升了不少,現在到這里拍‘石老人’的人越來越多了。”攝影愛好者李先生說,“希望相關部門加強日常管理,將石老人景點周邊的整潔環境保持下去。”

記者從嶗山區了解到,問題曝光后,相關部門立即制定步行道修復方案,并組織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同時,根據游客數量增加,要求保潔公司增加保潔人員和頻次,保障景區環境。
拍磚
金茂灣木棧道:
百孔千瘡,“暗器”隨處可見
新聞回放:
1月20日,本報刊發《真驚了!海濱木棧道藏“暗器”》報道,反映市南區日喀則路西側的海濱木棧道缺乏維護,多處木板坑洼破損、卷翹,給來此休閑游玩的市民帶來安全隱患。報道刊發后,市南區回復稱,該段海濱木棧道是金茂灣小區建造時的配套設施,由金茂灣物業公司負責日常維護。目前,物業方正組織人員對破損的木棧道進行維修,但局部維修只能短時間起到效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對全部木棧道進行翻新重建。物業方已將該情況上報開發商,待開發商制定翻新重建方案。云南路街道則表示,將督促物業方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整個金茂灣沿海一線木棧道的巡邏排查,發現有損壞的點位及時修補。
現場調查:

■金茂灣木棧道受損情況愈演愈烈。
金茂灣木棧道現狀如何?6月20日,在稿件見報5個月后,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木棧道非但沒有加固的跡象,此前曝光部位的破損情況反而更加嚴重了。

■木板高高翹起。
電子地圖顯示,該木棧道是沿海岸線南北方向修建的,全長約700米。記者在現場共發現四十余處需要維修的點位。有的木板受潮變形,兩端向上翹起,與地面落差達幾厘米;有的木板腐爛破損,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洞”;有的木板上的螺絲高出地面,成了危險重重的“絆腳釘”;有的木板表面上看不出明顯問題,但踩在一端,另一端就會像蹺蹺板一樣高高翹起。

■木頭腐爛塌陷。
“這些‘暗器’傷人不淺,經常有行人被它們絆到,真是防不勝防。”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就在附近居住,每天來這里散步,都要非常小心翼翼。

■木棧道下沉。
據張先生回憶,這段木棧道大約建成于2012年前后,此前既是居民散步鍛煉的地方,也是游客欣賞后海的絕佳之所。但由于長期缺乏維護,近些年來,木棧道損壞的情況日漸加劇。

■破損處幾乎連成了片。
“破敗不堪的木棧道與沿海的美景極不相稱,希望責任單位盡快進行維修。”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