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6月23日訊 2021年,膠州被確定為國家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今年全國“三夏”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也選擇在膠州舉行。在日前舉行的現場會上,一款膠州制造的滾筒式秸稈高效快速腐熟設備贏得院士點贊。這款設備是什么樣的呢?

“這是滾筒式秸稈高效快速腐熟設備,將農作物秸稈與禽畜糞污等充分混合,在微生物菌劑的作用下,3至4天即可實現快速無害化處理和基本腐熟。而且,發酵氨氣通過這個管道可實現回收,全程無異味,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在全國“三夏”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現場,青島興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湘文親自上陣講解。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表示,這種技術和設備,腐熟時間快、運行成本低、維護成本低、易使用、可移動,在對秸稈綜合利用過程中有效減少了對大氣和水的污染,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在對秸稈綜合利用過程中有效減少了對大氣和水的污染,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據悉,青島興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膠州市,依托院士、專家等技術團隊,著眼于促進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秸稈綜合利用,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設備研制。這款滾筒式秸稈高效快速腐熟設備,集發酵、曝氣、氨氣回收工藝為一體,配合脫水機工作,能生產粉狀肥、顆粒肥、液體肥等有機肥料,而且產品的能耗極低,每噸肥料用6度電,目前已在多地得到應用并受到市場青睞。這是膠州市重點倡導的秸稈肥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技術之一,和秸稈菌渣田間輕簡化堆肥技術、納米膜好氧發酵堆肥技術、秸稈基料化利用種植食用菌技術等一起為膠州市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可復制的優秀案例。

6月21日,在位于膠北街道的青島豐沃種植合作社小麥大田里,大型聯合收割機前邊收割,后面滅茬機將整齊的麥茬切割、粉碎,拌合到土壤里,而小麥秸稈則被直接打捆,全程機械作業一氣呵成。合作社管理人員徐波告訴記者,這些打成捆的秸稈將被送往養殖場喂牛;留在地里的麥茬經過滅茬作業變成土壤肥料。“滅茬有很多好處,不僅能除草除蟲,還便于田間管理,提高土壤地力。而且政府每畝補貼35元,農民一分錢都不用花。”青島李家河頭農機合作社社長石友孝說,他今年夏天已經滅茬900多畝。
“今年,膠州市將小麥秸稈殘茬處理列入政府實事,安排資金700萬元,計劃實施20萬畝。另外實施補貼資金575萬元,建成3個鎮級秸稈收儲站,積造有機肥秸稈利用量0.88萬噸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膠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姜衍海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李燕)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