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哪兒玩、玩什么,是很多家長每到周末都要面對的問題。日前,青島晚報小記者團的小伙伴們來到李滄區科技館,一連兩天體驗了多節興趣課。從熱門布藝到彩陶手工,從無人機理論學習到親手試飛,豐富多彩的校外課堂,成就滿滿的作品展示,豐富了同學們的周末生活,留下不一樣的精彩回憶。
學布藝 指尖綻放紅玫瑰
一塊普通的紅布,經過針線的演繹,如何搖身一變成為一朵熱烈綻放的玫瑰花?在布藝課堂上,經過島城布藝達人王鳳琴手把手地指導,小記者們體驗了穿針引線的樂趣。
盡管已年過六旬,但王鳳琴眼明手巧,眨眼工夫就完成了紉針,將一塊紅布簡單折疊幾下,已現出玫瑰花雛形,經過縫紉纏綁,一朵艷麗的玫瑰便盛放于花枝,看得小記者們連連贊嘆,躍躍欲試。
待到自己動手,小記者們還是體會到了“萬事開頭難”的滋味,在王鳳琴手中乖巧聽話的針線布頭,到了自己手中就變得“不馴”起來,不過輕言放棄可不是晚報小記者的風格,他們悶頭苦練干得有模有樣,小男生們表現也絲毫不遜于小女生,令人刮目相看。拼疊縫紉中,小記者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一份動手的快樂和成就感,更在探尋藝術創意靈感中收獲一份對生活的熱愛。

無人機戰隊躍躍欲飛。

小小彩陶經過揉搓按壓可以變身各種動植物。

指導老師教小記者們如何制作玫瑰。

指導老師為小記者講解無人機知識。
無人機 炫酷表演燃現場
在無人機課堂上,當指導老師拿出一架黑綠相間的無人機時,小記者們瞬間被炫酷的機體所吸引。無人機是什么構造,遙控器各個按鈕有什么作用,如何讓無人機準確完成設定動作……隨著老師娓娓道來,小記者們又打開了無人機新世界的大門。
在展示環節,指導老師還秀出了自己的絕活——操控無人機迅速起飛。就在小記者們為無人機會不會撞上天花板而揪心時,只見老師迅速按下幾個按鈕,無人機便表演了一個漂亮的“后空翻”,然后穩穩懸在空中,引得小記者們發出一小陣驚呼。而在電腦模擬操控環節,小記者們練起來得心應手。“實戰”階段,大家大展拳腳,盡管平時實際接觸無人機操控的機會不多,有的小記者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無人機,可是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是讓指導老師連聲點贊。
一堂課轉眼進入尾聲,小記者們意猶未盡,指導老師帶大家來到室外觀看了精彩的無人機表演。8架無人機,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緩緩騰空而起,不斷變化各種隊形,點燃現場氣氛。
做彩陶 顏色混合真奇妙
在彩陶課上,20多名晚報小記者早早就來到了科技館,兩張桌子圍得滿滿當當,授課老師給大家講起了彩陶制作的竅門:“同學們都知道三原色嗎?”“知道! ”“紅黃藍! ”同學們紛紛舉手搶答道。 “沒錯,今天我們這里提供的彩陶橡皮泥,除了黑白,就是三原色,顏色不夠怎么辦?這就需要大家來嘗試搭配了。”老師演示了一番,用黃色和藍色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綠色,而紅色和藍色在一起,則可以得到紫色。一頓操作下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全。同學們連連點頭,有的小記者已經迫不及待躍躍欲試了。
實際操作中,老師并沒有給出限制性的主題,而是讓大家根據科技館四周呈現的元素自由發揮。海洋、魚類、水母、森林、動物,多種知識講解板的元素都成了同學們創作的靈感來源,憨態可掬的熊貓吃竹子,五顏六色的熱帶魚暢游海底世界,同學們充分用上剛學的混色技巧,創造出多個栩栩如生的彩陶作品。
談感想“絕知此事要躬行”
手工對小記者們來說,不算是零基礎,但幾堂實踐課下來,大家都有一個感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青島金門路小學學生鄧鶴言說,凡事都要去實踐,去做一做,才能知道如何才能做好。 “再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的失敗不代表什么,只要繼續努力,終將取得成功! ”
同安路小學學生劉家榮則對無人機表演最難忘,“起初它們在空中排成一個方陣,接著排成‘一’字型,之后組成了一個小型中國地圖,又變成了五角星、云彩、高山,真是千變萬化啊! ”劉家榮說,這8架無人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原來被人們認為沒有感情的機器,也可以做出如此優美的動作。
小記者手記
劉芳菲 (臺東六路小學):我拿起一塊紅色圓形布片,沿著鉛筆畫的圓圈兒,專心致志地縫了起來,縫了沒幾針,正反面就扎錯了,只好把針原路退回去,再重新縫。穿線、打結、縫制、收尾,每個縫制過程看似簡單,做起來真不容易。我反復了好幾次,才得以完成。欣賞著一針一線縫制的布藝康乃馨,栩栩如生,紅紅的花瓣,美麗極了。我把它送給了最親愛的姥姥。
劉家榮 (同安路小學):練兵的時候到了,我們要操控真的無人機,老師詳細講解了方法,我們都覺得挺簡單啊,沒啥挑戰性。可是當排在我前面的小記者困難地操作時,我不禁緊張起來,“咦?還挺有挑戰性呀! ”輪到我了,我小心翼翼地撥動著操縱桿,一會兒讓無人機上升,一會兒讓無人機前進,一會兒讓無人機后退,最后我又一點點地撥弄操縱桿,讓無人機降落回了原點。成功啦!此時的我甭提有多高興了。
孫增暉(平安路二小)活動最后,小記者們又去觀看了精彩的無人機列隊表演。廣場上飄揚著《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悠揚的歌曲,八臺無人機隨音樂不時變換著隊列,老師說它們都被提前設置好了程序,所以會自己飛行。它們在半空中有時呈波浪形,有時呈三角形,有時又變化出復雜的圖案,精彩紛呈,引來很多人圍觀,贏得大家的陣陣掌聲。(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張琰 高靜文 小記者 劉芳菲劉家榮 孫增暉 劉家赫 鄧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