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盤行動”,你今天打卡了嗎?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每逢節假日,各大酒店開始承辦起了各式各樣的宴會。在餐飲消費形態中,宴席尤其是大型宴會往往是浪費現象的“重災區”。為何盛宴變“剩宴”,8月23日至24日,記者采訪了多家酒店進行了實地探訪調查。
8月23日,記者來到寧夏路上的一家酒店探訪。
探訪
一場宴會沒有“光盤”
轉眼到了下半年,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一些公司開始張羅起了慶功宴、答謝宴等。8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寧夏路上的一家酒店,一樓舉行一場表彰會,主辦方共安排了12桌宴席。在表彰會開始后,還有兩桌沒有坐滿,其中一桌只來了4個人。“我們人太少了,滿滿一大桌子菜肯定是吃不完,看著都心疼。”市民趙女士落座后,一直和身邊的朋友聊“光盤行動”。在她的張羅下,主辦方安排了5名工作人員來到了這一桌進餐。很快,涼菜、熱菜陸續到位。由于同桌的人彼此并不熟悉,大家并沒有相聊甚歡,只是各自低頭吃飯。在菜品還沒有上齊前,趙女士和兩位朋友便提前離席了,桌子上的7道菜沒有一道“光盤”。這場表彰會一直持續到了晚上8時許,當大部分嘉賓離席后,記者返回會場沒有發現全部“光盤”的餐桌,基本上16道菜會剩下5到8道菜,像炒飯、魚、肘子等硬菜基本上都剩下了一半。現場服務員在收桌前會詢問顧客,是否需要打包,可以提供打包袋和打包盒,但大部分的回復是:不需要。記者等了半個小時,只有兩桌顧客主動提出了打包,在服務員的幫助下將剩菜一掃而空,實現了真正的“光盤”。
記者探訪這家酒店,十人桌上客人不足,但是不減量。
調查
擔心和面子是“攔路虎”
“一般來參加婚宴或者工作宴會,我都不會打包,雖然看著剩下那么多的飯菜很可惜。”當天參加表彰大會的小薛是一家獵頭公司的職員,是一位90后。她告訴記者,離席時看到桌上的剩菜,特別心疼,但是沒辦法打包。“我們這一桌陸陸續續坐了11個人,我認識的人只有四五個,剩下的人都不認識,打包回去的飯我也不敢吃。”小薛說,受疫情影響,她和朋友都很排斥打包,除非是家庭聚會,否則出于衛生安全的角度考量,都不會選擇打包宴會的食物。
講排場、愛面子的婚宴、寶寶宴上,“光盤行動”實施起來有著不小的難度。即將為兒子操辦婚禮的邵先生告訴記者,原本計劃在3月份為兒子辦婚宴,但是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推后,目前計劃在10月1日舉行婚宴。現在婚禮的日子臨近,邵先生和妻子已經選好了婚宴的菜品。“目前定了18道菜,也考慮到避免浪費,我們把很少有人吃的紅燒肘子換成了魚,這樣一桌就有兩條魚,菜肯定管夠,只多不少。”邵先生告訴記者,畢竟只有這么一個孩子,兒子結婚是頭等大事,希望能夠用豐盛的菜品招待好從各地趕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到時候肯定會有剩菜,我們自己的桌會自己打包,其他桌就不強求了。”邵先生說。
出招
點菜請克制 打包全免費
“從8月份起到現在,我們共舉辦了12場宴會。”位于李滄區金水路上的名都凱萊酒店推出了多項舉措用來制止餐飲浪費,該酒店總經理朱媛媛告訴記者,在客人點餐時候,服務員會給出合理的建議,哪怕是婚宴、答謝宴、寶寶宴這種講究排場和面子的宴會,服務員都會即時“剎住”顧客點菜的欲望。“杜絕浪費,也要從我們酒店自身做起。”朱媛媛介紹,后廚會嚴格把控原材料的加工,采購時選擇的凈菜量增大,避免粗加工帶來的浪費。除了海鮮外,店內的60多個菜品都推出了大小份,顧客可以根據需要點餐。此外,過去每個打包盒要收費4元,現在打包袋、打包盒一律免費。
許多酒店推出免費打包盒。
在鄭莊脂渣酒店,從酒店大堂到點餐區、就餐區,顧客都能夠看到“光盤行動”的宣傳牌,意在廣泛宣傳節約點餐、杜絕浪費的理念。“我們在點餐區就會給顧客建議,以一個人一盤菜的標準來點餐,不夠了還可以再點,包間里服務員看到有菜剩下了許多,會主動提醒顧客可以分一下餐,大家合力把美食‘消滅’掉。”該酒店經理曹潔笑著說,因為經常“攔住”顧客點餐,有的顧客會說,“酒店不應該賺錢嗎,你們家怎么還不讓客人花錢了。”曹潔告訴記者,即便是接團餐,也不是按照過去8個人12個菜的標準去推薦,而是8個人8個菜,婚宴也是提倡精簡而不是擺闊。(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于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