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據了解,今年青島城市學院經貿系的畢業生無論是就業質量還是升學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在出國留學方面,多人考取了愛丁堡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等世界名校研究生。當學生拿到這一張張世界名校通知書的時候,經貿系的所有老師都感到十分興奮和激動。記者經過深入了解后發現,這份亮眼成績其實并非偶然所得。近兩年來,青島城市學院一直在不斷加強教學深化改革,拓展國際化教育視野,尤其在提升人才國際化教育水平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
加強教學改革 創新教學模式
倪志文老師是經貿系英語口語課程的老師,她對記者說,“這兩年系部授課方式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將原本的大班授課,變成了大班加小班。”也就是將課程的知識點、能力點、素質點組合成項目或模塊,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集中講座”+“分散研討”的大、小課形式實現向“以學生學為主”的方式轉變,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教學模式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換,實施啟發式、體驗式、討論式、項目式、案例式、參與式等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習規律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將商業案例、商業實踐引入課堂,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競爭力。
成功申請到愛丁堡大學的桑浩陽同學學習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她表示,“在經貿系的四年學習生活中收獲了很多,系部提供給自己很多鍛煉的機會,尤其在課堂上,非常注重英文的培養,老師們給與了自己最大程度的支持,并不斷改革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讓自己獲得了最優的就讀體驗。”
倪志文告訴記者,“我希望學生不要把學習當成應試,而是能夠真正掌握一門學科的核心思維方式和邏輯結構,使其更加具有實用性。未來系部的改革步伐會再大膽一點,再創新一點。”

優化資源配置
教師用心為學生做好規劃助力學生成長
經貿系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制定培養目標與培養要求時,會從學生畢業五年后的職業面向、崗位能力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合理設置知識、能力、素質目標。記者了解到,在大一新設《經管導論》課程中,包括了大學學習生活指引、學習方法、專業課程體系、區域經濟、企業認知等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快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合理規劃自己的發展目標,促進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成長。
經貿系有一支理論水平高、實踐技能強、專業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據了解,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教師占比36.4%。他們不斷優化課程體系配置,打破原來以教材為主設立課程從而造成課程內容之間重復交叉的情況,打破教材限制以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目標為準則將原有課程進行優化組合。近兩個學期,《經管導論》、《現代物流導論》、《國際貿易實務》等12門課程都采用了這種教學方案。
經貿系非常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近幾年來獲得了許多國家級和省級就業創業大賽及專業學科競賽的獎項。如多次獲得“百蝶杯”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一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物流與供應鏈競賽山東省總決賽的一、二等獎等。
趙貴文老師除了講授物流管理的相關課程外,會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創業就業大賽及專業學生科競賽,而參加一個比賽常常需要6到7個月的時間。趙貴文對記者說,“希望學生在這種長期的比賽當中能夠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賽當中的挫折教育對學生成長幫助很大,他們會在其中領會挫折的意義。”

在國際化視野下創新施教
系部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校企合作思路,一方面積極走訪用人單位,實地考察企業情況,目前已建立教育教學實踐基地50余個,與有關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用工關系,為學生和企業搭建溝通平臺,保證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同時深化校企合作方式,與企業共建課程,積極推進“企業家進課堂”和“一課雙師”制,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確定職業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定向培養、定向就業,與阿里巴巴、ebay共建產業學院,與麥當勞公司合作設立“麥苗班”、與華住集團合作設立“華住班”。

青島城市學院經貿系一直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學術思想和觀點,成就更好的自己。在這樣的美好愿景下,經貿系創新施教,注重人文關懷,激發成長潛能、促進自主發展的育人環境。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商務精英班的楊好文同學成功申請到了曼徹斯特大學,她對記者說,“在經貿系的四年時光里,我感受到了系部對每個學生的用心,大到專業課程設計,小到自習安排,基本上系部舉辦的專業活動我都會參加,這些競賽活動既可以鞏固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也鍛煉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特色化管理、個性化培養、國際化視野的教育理念下,有針對性地培養不同人才,讓我收獲頗豐。”(通訊員 李北北)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