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頭部企業來青尋合作 我市圈起人工智能“朋友圈”

青島電子展覽會上,一家企業展示的機器人。(資料照片)

人工智能產業鏈投資 “操盤手”楊守彬(左二)和團隊在討論。
近日,青島首個機器人餐廳在即墨經濟開發區科創中 心開門營業。據體驗者介紹,機器人炒的菜味道和大廚炒的沒有差別,有的菜甚至還更好吃。
頻頻亮相公眾視野的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正為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無論從最初的阿爾法狗戰勝世界頂級圍棋高手、寫稿機器人正式上崗、AI合成主播不斷進化,還是無人駕駛汽車相繼上路、傳統企業機器換人……人工智能正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展示“未來已來”的美好景象。而青島也已成為人工智能圈最為關注的城市之一,眾企業紛紛前來尋求合作機會。去年,華為、騰訊、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15家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聚首青島,一起建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而今年,阿里云、圖趣、獵豹移動、磁云、寒武紀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先后來到青島,碰撞思想,尋求合作……
人工智能獨角獸來青尋合作
楊守彬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要接觸和鑒別各類人工智能項目,另外一方面要配合政府做出我市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戰略。作為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擔當著青島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引進發展戰略“操盤手”的職責。
上個月,24家來自于不同地區的中國泛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來到青島尋求合作,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領分管副市長以及有關區市、部門、單位的負責人“頂格傾聽”,楊守彬團隊更是連日奔波,與這些企業進行深度溝通,期待碰撞出更多火花。參加座談會的企業一共有24家,其中有9家上市企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有5家,有7家獨角獸企業,9家頭部企業,可謂星光熠熠。
全球智能芯片領域的先行者寒武紀,帶著合作的意向來到青島,寒武紀打算落地AI賦能中心。到家集團、首汽約車和上海圖趣分別是泛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其宗旨就是為城市民生服務進行賦能升級。到家集團天鵝數科擬落地青島,助力青島打造新型數字化綜合性“美好生活”服務平臺。
位置大數據智能AI領域的獨角獸上海圖趣,擬落地青島成立研發中心(公司研發總部)、時空位置數據管理平臺系統。阿里云旗下的浩鯨科技來了,擬來青島落地產業互聯網+項目,助力青島實現數字化轉型。
慕名而來的還有9家上市企業,如中小板上市企業和而泰,創業板上市企業數知科技,科創板上市企業致遠互聯,紐交所上市企業獵豹移動等。
“這些企業在全國落地的所有項目都是超前先進的,選擇落地的城市,要么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要么有巨大的市場需求。 ”而楊守彬說,青島具備這樣的條件。
“做好AI企業落地操盤手”
楊守彬之前在南方經營多年投資,在他帶領下,公司投過280家企業,數十家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匯聚了國內數百家知名投資機構和數千家創業企業資源。離開青島24年之后又返回故鄉,很大一個原因源自楊守彬的故鄉情結——一方面他心念青島發展,另外一方面政策多次“號召”。
從建立初期,青島團隊人數從最初的兩人,在短短4個月后增加到六七十人。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封閉駐扎,半軍事化管理,一住就是四個月。
楊守彬和團隊實施“基金+基地”雙引擎驅動模式,采取“集群式招引,搬家式落地”的做法,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企業服務系統”,包括一張作戰指揮圖、兩類服務對象、三種資源加持、企業落地服務18個工具、企業落地服務12道工序、內部管理七步法等。
在實操中,這些辦法很奏效。全新的打法,讓泛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開發產業生態集群在青島快速集聚成為可能。
楊守彬說,人工智能最大的價值在于賦能各行各業,賦能的過程就是與具體的應用場景結合的過程。比如,無人駕駛汽車是人工智能與汽車出行的結合,智能家居是人工智能與家居用品的結合,智能安防是人工智能與安防設備的結合,智能金融是人工智能與金融業務的結合,智慧醫療是人工智能與醫療服務的結合等等。
“場景是人工智能安身立命的根本。 ”與會的深圳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振杰說。有了應用場景,數據自然會產生,也會驅動技術發展,人才也會隨之而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用場景是產生數據、轉化技術、形成產業的“中樞”,是關鍵中的關鍵。
應用場景開放極大地增強了青島對人工智能企業的感召力。 “青島最吸引我們的原因是青島為人工智能企業開放了大量場景。 ”陳振杰說。
打造人工智能應用國際高地
青島高新區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落地“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體驗中心”,青島膠州市與華為落地“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青島萊西市與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落地“SEMI青島全球半導體產業創新中心”,青島海爾與華炫鼎盛共同打造 “工業互聯網產融平臺”……近年來,一個個項目的現場簽約、揭牌,是人工智能企業對青島認可的最佳行動表達。企業看好青島的原因,在于這座城市擁有人工智能發展的肥沃土壤。
業內專家認為,人工智能的魅力在于,其與醫療、教育、工業、農業等深度融合應用上擁有無限前景。而青島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天然實驗場:青島工業體系結構完備,擁有像海爾、海信、青啤、中車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制造企業。青島一直是中國制造業的領頭城市之一,擁有1200多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目前,青島工業互聯網、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為人工智能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在近期發布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上,青島共有6家獨角獸企業入選,分別為日日順物流、偉東云教育、聚好看、能鏈集團、特來電和卡奧斯,青島由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北方“第二城”。
獨木不成林,除了良好的工業體系結構,目前,青島也正在優化產業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并拿出了“4+1”的戰略發展生態戰略,“4”就是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1”就是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產業基礎雄厚、“國字號”戰略加持、產業生態完善、政策扶持有力,青島打造人工智能應用高地,前景可期。 (青報全媒體記者 薛飛 )
■相關鏈接
人工智能是如何賦能傳統企業的?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人工智能發展主要有四要素,分別是數據、算力、算法和應用場景。四要素缺一不可,但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是數據。人工智能的所有的訓練、學習都是基于數據。可以說,數據是一切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處理、數據應用的前提和基礎。
數據從何而來?數據實際上就是我們日常生產生活留下的“痕跡”,對這些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就形成了大數據。其中,有些數據經過收集、整理、分析,得以應用,創造價值,而還有很多的數據正在“睡大覺”,沒能發揮出應有作用,這正是人工智能急需挖掘的 “富礦”。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