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粽香飄千里,溫情溢四方。”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可不少呢,有賽龍舟、掛艾葉、菖蒲、佩香囊等等。



當然,我們最熟悉的還屬吃粽子啦!端午假期,青島大棗園小學二年級中隊的隊員們在節日的氣氛中,紛紛伸出小手,拿起青青的粽葉,放進白白的糯米,再包裹上紅紅的小棗,包成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小粽子。在包粽子的過程里既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又體會到勞動的樂趣,看,一張張小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呢!





為深刻感受節日氣氛,隊員們還紛紛做起了小手工,瞧一雙雙小巧手做出來的小手工,都顯現了隊員們濃濃的愛國心。







通過此次活動,隊員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既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又了解了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隊員們一定根植愛國主義情懷,積極向上,快樂成長!(文/范成艷 通訊員/秦亮)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