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9日訊 今天一早,臺風“煙花”發威,市北區第一時間啟動防汛工作預案,扎實落實各項防汛減災措施,全面做好防汛減災工作,筑起安全“防御網”,上下同心守護家園。

市北區城管局及下屬市政公司、綠化公司、環衛公司各個黨支部迅速啟動一級響應,緊急部署,頂風冒雨、連續作戰,確保城市道路正常運行。市政公司的所有應急隊伍集結待命,應急作業人員全部提前到崗,巡查車輛、搶險車輛均準備就緒。巡查人員全力做好轄區積水點位置積水排除、道路應急處置和李村河木棧道的封閉管理工作。安排專人對轄區鄭州路重慶南路、長沙路臺柳路、舞陽路等多處積水點人工打開雨水篦子,加速排水,并放置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小心通行。

市北區民政局強化風險意識、責任意識,提前對全區民政系統防汛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把各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員必須24小時在崗,確保汛情及防汛調度指令及時上傳下達;全面加強局機關、婚姻登記處、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服務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加強風險防范,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安全度汛。

交警市北大隊加強執勤,全面排查解決交通安全隱患。7月29日早上6點,在接到貨車刮斷電車電纜、嚴重影響到車輛行駛和行人的安全的警情后,威海路中隊迅速趕往現場,立即在威海路與道口路、郭口路和臺東一路路口分流公交車輛,并對該路口進行交通管控,同時電話通知公交公司搶修人員對電線桿及電線進行修復作業,8時20分許,交通基本恢復正常;撫順路撫順支路和興隆路大樹倒伏,市北交警中隊及時聯系市政相關部門處置并疏導交通;黑龍江路蚌埠路路口積水,經過疏通已恢復正常。

7月29日上午,市北公安分局平安路派出所、興隆路派出所、大港派出所巡查防控轄區易被水淹地段:海岸路鐵路橋涵洞、青海路低洼地段等處周邊設置觀察點,密切關注道路積水情況,一旦發現路面水位上漲,將立即對接市北交警大隊,封閉道路并勸阻疏導過往車輛和行人,避免以前每逢汛情均有車輛在此處拋錨被淹、以及行人群眾遭遇危險的情況發生。

即墨路街道扎實落實各項防汛減災措施,針對重點汛期隱患進行排查整改,確保防汛值班人員、防汛物資、防汛設備落實到位。對轄區重點路段、重點區域進行巡邏,重點對危舊房屋、行道樹、低洼地帶、戶外廣告牌等安全隱患部位開展巡查,指導監督轄區內征收區域、建筑工地進行防汛應急準備,社區召集黨員骨干、網格志愿者、樓組長共同組成了防汛志愿小分隊,及時疏通排水口,共同筑牢防汛“安全網”,并通過微信群等多種途徑叮囑居民做好抵御臺風準備,筑牢安全防線,嚴格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登州路街道迅速反應,積極行動,全力以赴做好“全方位、全領域、全天候”防汛應急準備。壓緊壓實防汛工作責任,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措施,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防汛應急小組和3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迅速趕赴防汛一線,綜合協調組、后勤保障組、物資供應組、搶險救援組、安全保衛組協同做好保障工作,配齊雨衣、雨鞋、手電、沙袋及應急藥品,同時,嚴格執行24小時雙崗值班值守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24小時值班在崗,確保轄區居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7月29日早上不到7點,河西街道小水清溝社區的工作人員和“紅色合伙人”華清山水物業公司便組成防汛防臺小分隊,到小區的每個樓座徒步巡查,仔細檢查排水和漏水情況。當走到14號樓時,小分隊發現樓梯旁的水管排水不暢,雨勢一急就大量積水,一腳踩進去,積水就沒過了腳背。物業公司的王延琛大叔二話不說,走進水里就彎腰清理起排水口來,工具不好用,就直接用手掏。大家齊心協力,不出15分鐘便把這處排水管堵塞的地方清理完畢。小分隊還來到小區的每個橫溝處,用鐵锨把里面漂浮的垃圾清理出來,幫助順利排水。據了解,該街道各社區已聯合紅色物業成立了防臺防汛小分隊,實行全天候值守、全方位摸排。

海倫路街道南昌路13號樓院內一棵梧桐樹被大風吹倒,嚴重影響了居民出行安全。傾倒的大樹還將居民樓的供電線路損壞,樓上居民家中正常用電受到影響。街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冒雨趕到現場,聯系相關部門對傾倒的大樹進行清理,盡快幫助居民恢復供電。

洛陽路街道防汛指揮部組建5個防汛小組60人、民兵抗洪搶險班10人共70人的防汛搶險隊伍,對轄區內施工工地、3個危化品企業、存儲倉庫等進行檢查督導,并組織各社區、物業公司進行防汛隱患排查,對轄區內4處低洼易澇點進行預先處置并粘貼告示,對地下停車場、危房、拆遷區域內的排水系統進行檢查維護,持續有效地落實好防汛工作。

大港街道組建70人防汛小組第一時間對轄區內孟莊路鐵路橋、鐵路沿線護坡、青海路和普集路低洼路段、青海路工地等進行排查,各社區、物業公司同步在各自轄區進行防汛隱患整治,切實做好防汛工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何愛青 楊珂 )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