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為石廟村硬化、綠化后的中心街。
“廢棄山溝改成攔水壩、荒山崗成為村民休閑的風景帶……這些是我們大青山的農民世世代代做夢也想不到的。”9月6日,記者在南墅鎮東館村北復墾的梯形農田看到,村民們正在忙著收獲花生。
“我們村有4000多畝耕地,之前因水力設施不配套,農民種地基本靠天吃飯,加上田間沒有像樣的公路,因此許多農民不愛種地。村里的自來水井因多年沒整理,水質不達標,許多村民買水吃……”東館村黨支部書記趙舒平扳著手指一件一件細數著村莊從前的狀況。“自五礦來到我們鎮上后,在幫我們整理修復土地的同時,還主動為村莊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難題,不到兩年時間先后為我們村修了13000余平方米主干道,村民雨天出行也不怕滿腳泥濘;投入165萬元,鋪設自流灌溉管道,解決全村灌溉難題,每畝田年可增收400余斤糧食;整修了石廟村通往東館村的通村路,消除了村民出行安全隱患;更換自來水管道160多米,讓村里老百姓喝上干凈放心水……”一件件難事得到解決:一樁樁實事破解了群眾生產生活難題,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東館村的村容村貌一步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樣,談起村里的變化,鄉親們都豎起大拇指。
村民口中所說的五礦是中國五礦集團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由于南墅鎮多為山地丘陵地形,耕地細碎化、水源不暢、路面窄等問題制約了農業發展,農民種田機械化難度大,一些交通不便的土地被撂荒。2019年,市政府與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南墅鎮部分區域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將相對集中連片的石廟村、東館村等28個村的6萬多畝的土地整理成標準農田。
“以前,我們想發展設施農業,但都因交通、水利等各方面條件不達標而望田興嘆。如今,這些難題在政府和企業的幫助下都得到一一解決,實現了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讓我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東館村種糧大戶趙康績說起家門口的變化如數家珍。姜慧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