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8日訊 今天上午,由青島市城市管理局舉辦的“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如期進行,本期主題為嶗山區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之市容環境整治。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李文作為本期“星期三問城管”活動的接線嘉賓,與市民互動交流,聽取廣大市民對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中涉及嶗山區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
原生態聽取民意,零距離紓解難題
上午8點半剛過,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李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推進中心副主任劉本全與相關科室負責人就提前來到了市城市管理局12319熱線大廳。從9點開始,熱線電話就開始接連不斷地接入,廣大市民踴躍參與。

接線現場
熱心市民馬女士撥打電話反映:“朱家洼小區西側出入口道板破損、路面不平,車輛通過時易刮擦底盤,存在安全隱患。”李文在與市民電話溝通后,明確地告訴馬女士:“感謝您對嶗山區城市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請您放心,您的訴求,我來辦理,馬上辦理。”隨后,李文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經現場確認,馬女士反映的問題位于松嶺路與銀川路交會處西側北30米處,是朱家洼小區的進出口,確實存在道板破損問題。嶗山區城市管理局立即組織施工隊伍進行維修,克服人員、材料、施工組織等困難,對該區域破損道板進行清除后重新鋪設瀝青路面,并于當日下午5點前完成修復,以最快的效率方便居民通行。

接訴即辦,組織施工修復路面破損
還有市民撥打熱線提出:“近幾年嶗山區提出戰略北進計劃,在園林綠化方面有沒有什么打算?”李文表示,目前嶗山區的口袋公園、綠道主要分布在嶗山區南部建成區范圍內,北部區域相對較少。為改善此現狀,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已在海爾路西側青島67中門口兩側、株洲路沿線進行了口袋公園及綠道建設,4處口袋公園及4.45公里的綠道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下一步,將按照“戰略北進”的工作部署,對國金項目南側區域、勁松五路沿線、勁松七路沿線進行口袋公園及綠道建設,為廣大市民精心打造一批健身、休閑、綜合性的口袋公園。
上午9時至11時,12319熱線共受理市民反映嶗山區市容環境整治方面相關問題12件,嘉賓席接聽來電11件,其中,相關咨詢問題3件,舉報類問題9件。本期來電情況涉及市政道路管理問題5件,環境衛生問題4件,僵尸車舉報、私搭亂建、園林綠化規劃問題各1件。針對市民反映的熱點問題,上線嘉賓全部當場作答,并承諾在規定期限內研究解決。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推進中心副主任劉本全表示:“嶗山區城市管理局將以本次‘星期三問城管’活動為契機,強化作風建設,用心辦好群眾身邊‘天大的小事’,更加務實精細地解決群眾訴求,更加優質高效地讓群眾滿意。”
面對面座談交流,心連心辦理落實
在嶗山區城市管理局接聽熱線的同時,市城市管理局還同步組織了“星期三問城管”之“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了市民代表和服務外包公司工作人員,以及街道辦事處、執法中隊、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座談。在座談會現場,市民代表對當前我市市容秩序“十亂”整治行動開展成效予以肯定,同時對我市小廣告治理、流浪犬捕捉、地樁地鎖處置、亂堆亂放雜物等問題治理現狀、存在的問題、如何鞏固治理成果、長效搞好城市治理等紛紛建言獻策。有的市民建議針對開放小區小廣告問題,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小區物防,安裝防盜門,設置專項維護資金;有的市民建議加快推動城市管理領域法律法規修訂、加強普法宣傳并對相關工作提出了表揚和建議,現場氣氛熱烈又融洽。

"公眾開放日"座談交流
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容環衛執法大隊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并表示,對于市民反映的每一個問題,將按照“快研究、快落實、快辦理、快溝通”的原則,立即行動、精準對接、馬上處置。
用開放拉近距離,辦實事贏得民心
今天的“星期三問城管”活動,還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二巡回指導組蒞臨市城市管理局對“星期三問城管”系列活動進行現場調研指導。通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巡回指導組相關負責人指出,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開門辦城管”理念,圍繞打造“方便、溫馨”之城,在全國率先創造性地打造“星期三問城管”政民互動平臺,認真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受到群眾一致好評,贏得了市民群眾的點贊和支持,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二巡回指導組蒞臨指導
據悉,“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已舉辦53期,累計辦理市民來電訴求1529件,組織各類公眾開放活動40余次。一方面,安排市局業務部門的處長和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系統的局長上線,充當“接線員”,用心傾聽市民心聲、回應市民疑問,協調解決市民反映的問題。另一方面,常態化舉辦“市民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公眾委員、行業企業、媒體代表參加場景體驗、互動座談。在輕松愉快的交流溝通中,拉近了與市民群眾的距離,改變了市民對城管人的“刻板印象”,加深了大家對城管工作的認識了解,市民群眾主動配合城管、參與城管,成為“全民城管”中的一份子。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開放是最好的“化解劑”和“潤滑劑”,向市民群眾敞開大門,拋出的是開放的誠意,換來的是市民群眾的理解與信任。(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董福杰 韓瑜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