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膠東機場的“巨型能源心臟”
由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能源中心工程為膠東機場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支撐
前不久,萬眾矚目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正式開航投運,這座國內民航最高運行等級4F級的新機場不僅是青島的城市名片和服務窗口,也是一座低碳化運營的綠色機場。
如今走入膠東機場,空間開闊明亮,人群熙來攘往,樓內溫度適宜。在炎炎夏日中,機場內舒適的溫度如何實現?記者采訪獲悉,16平方公里膠東機場一期工程范圍內的所有建筑能源供能都來自于能源中心。“如果說主體建筑是新機場的‘軀體’,那么能源冷熱水就是‘血液’,而能源中心工程就是膠東機場名副其實的動力之源。” 膠東機場能源中心工程承建方——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振奇說。

膠東機場能源中心及綜合樓主體工程。
為整個膠東機場片區提供能源冷熱水
自2016年工程開工以來,能源中心工程建設進度一刻不停。數百名建設者搶工期、趕進度,確保各項工程節點順利推進。2017年9月,隨著最后一塊屋面混凝土澆筑,由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島新機場航站區能源中心及綜合樓主體成功封頂。據悉,航站區能源中心工程建成后為T1航站樓、綜合交通樞紐、信息中心大樓、能源中心辦公,以及后期建設的T2、T3航站樓及附屬酒店提供能源冷熱水。
“工程采用土建一次建成,設備分期安裝投運的方式適應分期供能需求。能源中心建筑功能構成分成兩部分,一是工藝服務的設備機房區,二是能源管理部及業務用房區。整個能源中心的建筑面積為17726.34 平方米,建筑高度17.3米。”項目經理李澤昌告訴記者,工程囊括了土建、幕墻、裝修、機電安裝專業,技術要求比較全面。其中大型設備吊裝,大口徑管道安裝,水暖電綜合排布錯綜復雜,是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工程全程應用BIM技術指導現場施工,做好各專業協調,綜合考慮管線排布,確保無碰撞,各專業施工狀況良好,最終得到業主認可。
經過數百天的奮戰,2019年7月,膠東機場能源系統聯調聯試一次性成功,意味著這顆“巨型能源心臟”開始為膠東機場提供不竭的能源血液。此外,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還承建了2#、3#網絡型能源站,分別為膠東機場北區工作區和機場貨運區輸送源源不斷的能源需求。
機場智慧能源管理是重中之重
據了解,膠東機場能源中心安裝有冷熱電三聯供和水蓄冷系統,這是國內最先進的能源供給系統。建成后,膠東機場將在供冷季、供暖季和全年的節能效率方面得到極大提高,年綜合用能效率達到90%以上,相較于傳統機場提高近10個百分點。
“我們對工程中發電機的余熱利用煙氣熱水復合型吸收式機組和板式換熱器進行能量回收,用于制冷和制熱,在降低碳排的同時,極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據公司總工程師李學慶介紹,項目中的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發電機除滿足本工程設備運行及照明等用電需求外,多余電量還輸送至國家電網,供其他單體使用。與此同時,項目中還設置了兩臺有效容積32000立方米的蓄冷罐,利用夜晚電價低谷制備冷凍水儲存在蓄冷罐內,白天用電高峰則停止冷凍機組工作,將儲存在蓄冷罐里的冷凍水輸送至空調系統制冷,進而降低運行成本。
在智慧管理方面,膠東機場能源管理平臺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引擎,以新能源和數字技術為支撐,集智能監控、多能源管理、用供能一體化、泛能調度于一體,通過能源管理系統、樓宇自控系統對整個供熱、供冷系統進行數據實時采集、設備遠程監控、根據末端環境變化智能調配溫度、流量、濕度等參數,實現能源供需精準控制,顯著提升了旅客的舒適度,降低了能源損耗。據統計,通過2019年~2021年近兩年的試運行,能耗分別下降8.26%和6.75%。
“公司成立于1958年,自90年代起,我們全程參與了流亭機場的三次擴建工程,分別為油料庫、國內國際航站樓等重點工程。此次參與建設膠東機場,對我們企業而言就是一種傳承,一種創新,也是一種與青島航空事業的不解情緣。如今看到膠東機場能源供應穩步運行,作為參建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耕行業,改革創新,爭做建筑安裝行業的排頭兵。”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棟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陳祥勇)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