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8月19日,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九期協商活動舉行。本期協商活動由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承辦。市政協委員、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在活動現場,共同就“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主題展開熱議,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匯集力量、解決問題。
數據共享涉及多個部門,要真正有所突破必須提高協調層級。市政協委員、段和段(青島)律師事務所主任、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周海燕認為,除了用好政府頂層設計的指揮棒外,政府應該拿出真金白銀,獎勵信息共享度較高的部門和積極開展歷史數據電子化采集、共享的部門,切實推動數據共享進程。
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應用是提升“一網通辦”水平的基礎性要求。在前期調研中,市政協委員們發現,青島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推廣工作相對滯后。這讓很多本來可以完全網辦的業務變成了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或是完全線下推進。對此,楊守彬、周海燕建議,青島應該加大電子簽名、電子印章和電子證照推廣力度,引導市民、企業申領電子簽名、電子印章和電子證照,并豐富應用場景,提升城市數字化水平。
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近年來,大體量建筑不斷涌現。加快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施工許可辦理流程成為企業的迫切需求。周海燕認為,青島應該借鑒外地做法,在基坑支護和工程主體兩階段發放施工許可證的基礎上,為地下室施工單獨發放施工許可,為施工提速。
周海燕建議,適應“四新”經濟企業發展需要,青島應改變企業在注冊過程中必須提供模板章程的要求。“2005年新出臺的《公司法》對企業出資、股權安排,分紅、公司架構、股東會權限方面做了比較靈活的安排,里面有大量由股東自由裁量的內容。根據青島現行程序,企業辦理注冊時,需要按照模板提交公司章程,這樣的章程無法真正體現‘四新’經濟企業興辦人的約定,為后期企業發展埋下了隱患。建議有關部門改變這一審批要求,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
如何提高企業搬遷政策的落地實效,周海燕建議,青島應進一步細化既有政策的相關標準,明確企業辦理跨區遷移的流程時限、職責部門、提交材料要求等,讓企業有規則可依。還可以借鑒上海的經驗,設立企業跨區搬遷專窗,加大對企業跨區搬遷工作的監督考核,真正解決企業搬遷難題。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