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6日訊 6月8日,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八期協商活動舉行。本期協商活動由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承辦。市政協委員、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在活動現場,共同就“激發青島旅游業活力,加快旅游強市建設”主題展開熱議,在傾聽中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在商量中匯集力量、解決問題。
近年來,國內旅游業迅速發展,正在完成從資源依賴型產業向創新創意產業的蝶變,大量網紅景點、網紅城市的出現對拉動旅游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賀志寶調研發現,我市大學路紅墻轉角、石老人海蝕柱、五四廣場燈光秀等網紅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但這些網紅景點大多處于野蠻生長狀態,缺乏配套的餐飲、住宿、停車等服務,也沒有進行整體策劃和科學管理,“流量”沒有形成“留量”,“打卡”甚至成了“打擾”。
“大學路上的商戶告訴我,游客數量的激增并沒有有效帶動消費,進店喝咖啡的游客有限。”賀志寶建議,“職能部門在配套服務上下功夫,強化內涵建設,只有‘有特色、聚人氣、可推廣、可持續’的‘網紅打卡地’才能長紅不衰,成為地方旅游業發展的助推器。”
值得關注的還有“網紅打卡地”背后的“生成密碼”。
“一部《你好,李煥英》,讓湖北古城襄陽一躍成為網紅城市,這種依托影視劇爆紅網絡地模式也值得青島借鑒。”賀志寶說,青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中國第一個、全球第九個世界“電影之都”,是《流浪地球》《長城》等經典電影的拍攝地。但遺憾的是,因為工廠化的拍攝模式,前期很多電影的拍攝基地沒有保留。這些網紅景點與青島遺憾地擦肩而過。
賀志寶今年提交了《拍攝一部影視作品,打造一處旅游景點》的提案,建議職能部門搭建影視拍攝與旅游景點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將影視劇中出現的海濱、山脈、農村自然景觀及具有旅游價值的拍攝基地開發為景點,形成系統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影視旅游體系。
“青島是一座‘星’光璀璨的城市,活躍在影視領域的青島籍演員有500多人,其中一線明星有50多人,青島旅游業發展同樣可以搞‘明星經濟’。”賀志寶建議,“在中山路打造‘青島影視明星大院’,邀請青島籍名演員回家鄉成立工作室,投資拍攝青島故事,同時將其打造成‘網紅打卡地’,帶動中山路成為網紅街區。”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