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市北區雙山街道大山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主任鄭順巖有很多身份:既是社區居民眼中熱心、細心的好書記,也是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媽媽。多年來,她和丈夫王基元用心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同時以大愛之心共同幫助社區中的困難群眾,榮獲“青島市文明家庭”稱號。
2018年,鄭順巖通過學校和警方了解到轄區內的小女孩欣欣(化名)頻繁遭到母親家暴。“欣欣的父親雙目接近失明,家里沒有低保,全家僅靠母親打零工、撿垃圾維持生活。”鄭順巖回憶起剛剛見到欣欣時的場景仍然覺得十分心疼。“母親把壓力全部發泄在孩子身上,小姑娘常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孩子從小就受了這么多苦,太讓人心疼了,我們社區、社會一定要擔負起責任,盡可能多給孩子些溫暖。”

鄭順巖、王開旭、王基元
為了緩解欣欣一家的生活壓力,也為了保護欣欣,鄭順巖首先為他們辦理了低保,還時常和丈夫王基元帶著慰問品去看望他們,然而生活條件的改善并沒有阻止欣欣母親的家暴行為,萬般無奈之下,鄭順巖只好將欣欣送到救助中心。面對陌生的環境,年紀還小的欣欣緊緊拉著“鄭媽媽”不撒手,看著因為害怕大哭不止的欣欣,鄭順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孩子帶回自己的家,幫她洗澡換衣服,還將欣欣安排在外地當兵的兒子的房間里。“兒子,媽媽要帶一個小妹妹回家,住在你的房間里,你看行不行?”“沒問題,別忘了給她換上新床單。”兒子的爽快讓鄭順巖感動又自豪。正值周末,這兩天欣欣都是在“鄭媽媽”家度過的,對妻子的行為,鄭順巖的丈夫王基元沒有絲毫不滿,還主動承擔了給孩子做飯的任務,夫婦倆給欣欣買了新的書包和衣服,帶她出去玩,在鄭順巖一家的呵護下,內向的欣欣漸漸敞開了心扉,開始向鄭順巖傾訴家里的事情。
同時,鄭順巖多次聯合婦聯、慈善分會等單位召開座談會,研究解決方案,為欣欣的母親魏女士提供心理疏導,還動員她參加到社區活動中去。“我也是媽媽,很理解你的心情,但再難也不能拿孩子撒氣。”通過鄭順巖和有關部門的勸解,魏女士承諾不再打孩子。直到現在,鄭順巖還時常到欣欣家中探望她,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聯系志愿者接送她上學,還協調了學校為欣欣輔導功課。
對自己和家人的善舉,鄭順巖總是謙虛地說“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是應該做的”。
心里裝著居民,眼里就能看到問題,工作中,鄭順巖時刻走在前頭,把居民的大事小事裝在心里。
在鄭順巖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由大山社區居民劉先生送來的錦旗。劉先生的孩子患有一種世界罕見病,高額的診療費和全國各地的奔波求醫讓這個本應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跌到了經濟困境的低谷。鄭順巖在了解其家庭特殊情況后,按照國家相關扶貧政策積極主動照顧這個特困家庭,同時將其納入低保戶并結對幫扶,定期走訪慰問,如今,曾被斷言“活不過9歲”的孩子已經12歲了,為了報答鄭順巖對家庭的幫助,劉先生也積極參與到社區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動為社區出一份力。
2020年農歷正月初一晚,闔家團圓時,鄭順巖在家弄好了餃子餡,準備包上一頓熱乎乎的餃子,和全家吃一頓團圓飯。這時,一陣電話鈴聲響起……“好的,我馬上到!”掛掉電話,鄭順巖馬不停蹄地往外沖,而丈夫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他知道不定點工作已經是媳婦的家常便飯,哪怕是過年的時候。
在夫妻二人的影響下,兒子王開旭從小就是個熱心腸,長大后,更是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還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工作。
“雖然辛苦,但一家人相互支持,一起做好事就是最幸福的事情。”鄭順巖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