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城市來說,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的“大考”。近一個月來,面對驟然嚴峻的疫情形勢,青島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捍衛來之不易的抗疫果實,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共同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抗擊疫情是為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隨著德爾塔變異毒株來襲,國內出現多點散發疫情。青島目前雖沒有本土確診病例,但也做足充分準備,積極應戰。這些天,我們目之所及的,是廣大市民自覺自律的配合;我們身處其中的,是整座城市從容有序的運轉;我們深切體會的,是無處不在的溫暖。青島市民所展現出來的高素質,讓人心生感佩。無論是踴躍接種疫苗,還是積極配合檢測,抑或在各種場所保持有序順暢,乃至主動充當志愿者……這些都讓人真切感覺到了廣大市民對于這座城市真切的愛。廣大青島市民用自律自覺形成堅固屏障,與城市治理體系形成良性互動,無疑值得點贊。
以防為先,從嚴從緊從快筑牢疫情防控防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連續召開相關會議,要求迅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會議精神,切實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深刻汲取國內聚集性疫情發生的教訓,全面排查全市疫情防控存在的短板和風險隱患,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廣大醫務工作者嚴陣以待,用大愛書寫戰“疫”篇章。如同市立醫院本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辛永寧所言,他們已“把工作強度增到極限,把個人需求降到最低”;在疫苗接種點,工作人員“白加黑”“5+2”成為常態,有的睡夢中都在接種疫苗……廣大一線抗疫人員的責任擔當,構筑起青島疫情“防火墻”。
此次疫情防控,檢驗了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作為著名旅游城市、港口城市以及“第一入境點”城市,青島面臨著更大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這也對城市治理提出了更大挑戰,需更高超的組織性補位來強化防線。青島不斷完善指揮體系、防控機制、應急預案和細節管理,根據實戰要求動態調整體系、機制,力求“防”得更到位、“控”得更精準、運轉更協調、反應更靈敏、處置更果斷。基層治理是重中之重,青島充分發揮“網格化”優勢,推動關口前移。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累計49萬余名志愿者、8000余個志愿服務組織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牢牢守住社區這道防線。
做好疫情防控,背后有城市綜合實力的強力支撐。在抗疫過程中,科技利器賦能城市公共衛生安全,得到了生動體現。充分依托“一網統管”,運用大數據技術,推動防控過程更精準、更靈敏、更高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近期印發《青島市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指導基層和企業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加強了疫情防控物資生產調度與醫療物資儲備,加大對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等重要防護物資的生產調度。還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補貼,牽線搭橋引薦專家智庫,幫其渡過難關。全市上下齊心協力,進一步推進轉型升級,為百姓就業打牢基礎,為經濟發展蓄積活力。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零新增不等于零風險,我們必須嚴守防線,慎終如始,久久為功。 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將防控舉措執行到位,就一定能再戰再勝、履險如夷。(王學義)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