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山東科技大學秋季學期如期開學。在慶祝建黨100周年、迎接70周年校慶的特殊開學季,院士、勞模齊上陣,為山科學子帶來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勉勵嵙嵙們奮力科研、讓黨放心!

院士開講勉勵學子“長風破浪”
一段段動人的音樂從課堂中流出、一陣陣掌聲不斷響起,這不是音樂會——這是院士帶給山科學子的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新學期伊始,山東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管曉宏院士為同學們上“開學第一課”。管曉宏院士從科學對藝術的影響這一角度出發(fā),提出“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是相互影響”的觀點,通過音樂旋律服從冪律關系等案例講解了自然與工程系統中的冪律關系。結合科研實例,他還向同學們展示了“藝術與科學的交匯”系列精彩音樂會視頻,勉勵同學們在新科研路上長風破浪。
管院士的這“第一堂課”,精彩而生動,新穎而深刻。控制工程2019級6班的郭海港同學說:“新學期剛開學,控制領域的院士為我們講第一堂課,讓我感到十分榮幸,管院士的這堂課生動而精彩,整堂課我都沉迷其中,課堂結束時,我感覺課時太短,看了一下放在桌洞的手機,才發(fā)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并且手機上還有四個未接電話,管院士讓我對科研有了更大的興趣,我在新學期充滿斗志!”
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碩研2019級2班的趙慶晨同學說:“暑假期間,我的課題研究一直停滯不前,管院士讓我們從新穎的角度去認識算法,認識控制,使我對科研有了新的認識,這點醒了處在科研瓶頸階段的我,使我頓開茅塞,我相信自己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科研中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

勞模校友告誡學子艱苦奮斗
“濱州北部的無棣縣馬山子鎮(zhèn),靠海卻看不見海。能見到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灘涂,是一片又一片的鹽堿地,在這草木難以棲息的鹽堿地上,唯有一種叫紅荊條的植物千百年來給廣袤的灘涂平添了一抹新綠。”這是山東科技大學校友、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郭承躍為師弟師妹們帶來的“開學第一課”。
郭承躍是山科大自動化學院校外輔導員、國網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在課上,他以鹽堿地中的“紅荊條”精神開篇,告訴同學們,在濱州北部草木難以棲息的鹽堿地上,唯有一種叫“紅荊條”的植物,千百年來歷經風霜、繁衍生息。面對陷入深思的同學,郭承躍講述了他扎根基層,成就自我的故事。在工作初期,白天跟著老師傅檢修輸電線路,晚上用心讀書學習,冒雨搶修電力,讓電力不再成為該地區(qū)的負擔。一步又一步,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馬山子這個曾經用電困難的地方,也擁有了自己的供電中心。依靠艱苦奮斗,他也先后獲得國網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青年崗位能手、山東電力行業(yè)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郭承躍說:“這并不僅僅是我自己一個人的故事,更代表了一系列像紅荊條一樣為供電事業(yè)不辭辛勞,艱苦奮斗的供電人。“
這樣的“第一堂課”,讓現場的同學感觸頗深,自動化2020級1班的許仕佳同學說:“開學返校后的第一堂課,十分振奮人心,學長分享的紅荊條精神,讓我很感動也倍受鼓舞,新學期我會更加努力,以后也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學長,做到強國有我。”

看奧運小將,爭做強國青年
隨著山東科技大學化工學院學子有序返校,有著悠久傳承的學院田徑隊黨支部、團支部啟動了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傳承奧運精神、深耕紅色文化,迎接新學期、奮斗新征程”。
一進課堂,學院學工辦主任兼團委書記易凡就和同學們拉起家常,聊起同學們暑假學習生活情況,她和田徑黨支部、團支部同學們分享了中國健兒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勉勵隊員們要不斷繼承和發(fā)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礦物加工工程2020級2班趙良朔說到,14歲的全紅嬋初戰(zhàn)奧運便以絕對優(yōu)勢斬獲金牌,正所謂“英雄出少年”,我們當以她為榜樣,敢打敢拼,追求卓越。同學們分享了“當我看到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升起的那一刻”的感受。田徑隊總教練田相龍說,蘇炳添以黃種人身份打破男子百米亞洲紀錄,挺進奧運會決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他的實力與信念令人震撼。
伴隨著奧運會頒獎典禮視頻中奏響的國歌聲,全體人員起立齊唱國歌,為此次開學第一課畫上圓滿句號。
據悉,自8月26日起,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基礎上,山東科技大學學子陸續(xù)返校報到。學校強化黨史學習教育擔當,采取各種形式,講好紅色故事、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為師生們上好了生動難忘的“開學第一課”。(通訊員 任波)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