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志愿者孟令琰成立筑夢志愿服務中心,義務帶孩子練體能打籃球
他是志愿者,也是孩子們眼中的“球王”
記者見到孟令琰的時候,他剛剛結束一場籃球訓練課。整個夏天,他都忙得不可開交。一邊忙活著自己步入正軌的籃球俱樂部創業項目,一邊還要勻出每個周末,固定安排兩節公益課,在戶外義務帶孩子練體能、打籃球。

孟令琰開設公益籃球課,義務帶青少年練體能、打籃球。
說起免費教孩子們打籃球,“最初只是一次無心之舉。”孟令琰告訴記者,身為大學籃球隊的一員,“泡”在籃球場是常事兒。有一次在校園籃球比賽休息間歇,他看到隔壁場地上三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也在玩籃球。“我站在旁邊看到孩子們的上籃、運球姿勢都不太對,當時就過去教了他們幾下。”孟令琰說,之后的周末,他連續兩天都在籃球場上看到這幾個孩子,他們似乎是在刻意等他來“上課”。就這樣,他跟孩子們達成了一種“默契”,每個周末都到運動場上相聚。
時間一長,孟令琰義務訓練的孩子從3個增長到80多個,但“周末籃球場見”的約定卻始終沒變,這個樸素的約定也貫穿了孟令琰的整個大學時光。
2015年大學畢業后,作為“上班族”的孟令琰也沒忘記這群孩子,一如既往地在每個周末與孩子們在球場見面。2017年8月,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一起成立了青島市嶗山區筑夢青少年志愿服務中心,“球場見”的約定也從最初的一個教練、3個學生,發展到了十幾個教練、幾百個學生。
“我們的志愿服務團隊服務對象很明確,就是中小學的學生,帶他們開展體育健身、陽光戶外社會公益活動。”孟令琰告訴記者,現在團隊已有19名籃球教練員、裁判員,還有社會公益導師和大學生志愿者,4年來,志愿服務中心已經開展258場針對中小學生的公益志愿活動,參與家庭1700組,參與人員5230人次。
從2017年正式成立筑夢志愿服務中心到現在,4年間,孟令琰收獲了一批忠實的運動小粉絲。“看著這些孩子越來越熱愛運動,身體越來越健康,我堅持做公益體育訓練課就有了更大的動力。”孟令琰告訴記者,他現在還記得4年前那個跑步就干嘔、怎么運球都運不好的“愛哭包”,“不過,你要是現在看到這孩子,一定想象不出他以前那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孟令琰說。
體育強則中國強。能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熱愛運動,能通過自己的公益課堂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是一個當代青年該有的責任與擔當。“眼下我有了一個新的愿望。”孟令琰說道,現在農村等偏遠地區物質條件好了,球類器械、運動場地都有保證,“但是他們還是缺乏專業的運動教練,對體育賽事的流程和規范也掌握得少,今后我們的筑夢志愿團隊將在市區的公益課之外,多向這些鄉村、山區的孩子們傾斜,為他們帶去更多的體育知識,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青島日報2021年9月8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