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的夏日已過,緊張忙碌的新學期開學已經半月有余,然而門診上陸陸續續的卻來了好多學生。
有一個女孩,在家人陪同下前來就診,主要是表現為肚子疼,心慌,然后情緒低落,總是哭泣,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是不能坐電梯,也不能坐公交車,學習效率和成績直線下降。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們的情緒不好,不能正常上學?
一部分學生上學后沒有了往日的笑臉,整天愁眉不展,這又是為什么呢?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二科王金東副主任指出,其實大部分學生很期待回到學校,在校園,同學們又可以和老師一起上課、一起活動,又享受到了校園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但是部分學生,由于假期不上學,對學校環境和老師同學有了陌生感,甚至感到和同學疏遠了。
原來自己學習成績還行,再次回到學校后或者轉學后發現自己成績下降了很多,很沮喪。
成績下降又導致父母、老師都不滿意,特別是父母成天數落自己,自己感到壓力很大。
同時,開學后父母管的嚴了,不能打游戲,也把手機收回了。
這些原因會導致一些學生產生負性情緒,比如不愉快會導致失眠;壓力大會導致恐懼;茫然的時候會導致沖動;沮喪的時候有抱怨情緒,焦慮的時候會喪失一些理智。

我們可以做一個小調查,看看你是否會出現下列的一些情況:
1、晚上睡眠很難入睡,甚至失眠;
2、不愿意說話,心情總是不太好;
3、全身乏力,經常鬧肚子,無精打采,有時會頭疼、頭暈,或者會容易經常感冒;
4、腦子里老是想著一些事情,比如說考試、學習等等,害怕考試,學習能力下降,注意力欠集中,記憶力下降;
5、情緒容易焦慮激動,發脾氣;
6、除了玩游戲,做戶外運動,覺得什么都沒有意思。
如果你出現了剛才所說的這個兩條或兩條以上,那么你的情緒可能就出現了一些問題。
那么出現情緒問題之后,我們如何來做?王金東為大家提供了幾個情緒調控小錦囊。

錦囊一:首先我們要正視自己的情緒
每一個正常人都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不愉快而產生負面情緒,這很正常,同學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
大多數負面情緒是階段性的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比如適當的焦慮、壓力可以促進我們學習或積極做好某一件事。
情緒是可以調節的,通過別人引導或自我調節,每個人都能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變成更加強大。有幾個小技巧可以供同學們練習:
1、學會傾訴
不要隱瞞感覺,及時將不良情緒宣泄出來,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文字自由書寫;
2、“蝴蝶拍”——心理穩定技術
將雙臂交叉抱在胸前,左右輪流用手掌輕輕拍打手臂,在拍的過程中,輕閉雙眼,回想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情,十次為一組,每次做六組,可以對心理情緒進行正面鼓勵。
3、肌肉放松
平膝而坐,雙手平放在大腿上,輕閉雙眼,平靜呼吸
(1)手臂放松:伸出右手,握緊拳,使整個右前臂變得緊張、僵硬。雙臂伸直,兩手同時握緊拳,緊張手和臂部。
(2)頭部放松:皺起前額肌肉、眉頭、鼻子和臉頰(可咬緊牙關,使嘴角盡量向兩邊咧,鼓起兩腮,似在極度痛苦狀態下使勁一樣)。
(3)軀干部位放松:聳起雙肩,緊張肩部肌肉;挺起胸部,緊張胸部肌肉;拱起背部,緊張背部肌肉;屏住呼吸,緊張腹部肌肉;
(4)腿部放松:伸出右腿,右腿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墻,使整個右腿變得緊張、僵硬;伸出左腿,左腳向前用力像在蹬一堵墻,使整個左腿變得緊張、僵硬。
(5)待上述肌肉持續緊張、僵硬幾秒鐘后,同時放松全身所有肌肉,體驗全身放松的感受。
4、自我關懷
每天晚上在便利貼上寫下當天發生的三件好事,以及好事的原因。
可以把它們貼在床頭燈顯眼的位置。感到沮喪時,看看它們。
每天畫一樣的若干空瓶子,代表不同的小確幸。涂畫瓶子的深淺、顏色來表達幸福感。
用對待好友的方式對待自己:首先,想象你的好友在你眼前,當他告訴你他很擔憂時,你會說些什么話來安慰他、支持他?然后,把這些話說給自己聽。
錦囊二:學校家庭合作
學校和家長要統一認識,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育人的重點,并從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出發,安排好學生的生活與學習。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網絡與手機,主要是因為生活太單調、在生活中得不到積極的肯定和成功的體驗、與同伴沒有更多的話題交流、碰到困難時沒有排解渠道等。
家長和教師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為,更要看到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對生活的感受、看到他對自己對他人的期待和心理需求。
這些需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孩子就有可能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錦囊三:重視戶外體育活動
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活力,改善呼吸、循環系統的功能,使大腦獲氧充分,進而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使同學們的思維敏捷,記憶力增強。
同學們通過體育活動可使因學習而緊張、疲勞的大腦皮層得到調節,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伴隨著使人滿意、愉快等積極的情感體驗的學習活動,其活動常常受到強化;而消極的情感體驗則使活動受到抑制。
體育鍛煉有助于情緒的調節,使學生壓抑的心情、焦慮的情緒得到釋放,使其樂觀自信。
最后溫馨提示:親愛的同學們,在今后求學的日子里,如果你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難,影響到生活及學習,要及時尋求幫助,可以與家人朋友或老師交流,尋求心理支持,也可與專業醫療機構溝通,或撥打心理援助熱線進行咨詢,我們會盡全力來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