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作業負擔減輕,如何從教學管理上提質,讓作業更高效?11月10日,青島市義務教育作業革命之優化作業設計、統籌作業管理工作第一次會議在嶗山區實驗初級中學舉行。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嶗山區以作業改革為突破口,讓轄區內39所公辦中小學使用“教學云平臺”,在優化作業管理方面率先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入選教育部發布的全國落實“雙減”十大典型案例,并在這次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同時,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青島太平路小學、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青島第三十七中學、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萊西市濟南路中學也分別做了經驗介紹。各學校建立健全學校作業管理制度,以學生素養評價為主線,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現實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構建作業平臺,評價作業效果,從“布置”走向“設計”,從“單一”走向“多元”,從“負擔”走向“情趣”,實現減負提質的目標。

會議要求,要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學生為本,使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同時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增強管理實效,強化教研賦能,提升作業質量,進一步豐富作業種類,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要。另外要抓住作業革命源頭,實現強課提質。從課堂入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組建學科教研共同體,示范帶動區域學科教研。建立市、區、校三級名師工作室,切實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強化教師對學科課程標準的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學情、研究教法,尤其是研究學生“學”的學問,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