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不
一個不知道說不的人
所有的接受都是廉價的
每當有人跟你說“能不能幫我個忙”,“能不能借我點錢”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是斷然拒絕,還是欣然接受,或者是即使心里再不想答應也還是會同意他的請求。
在面對請求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是第三種,哪怕心中有多么的不想答應,最后還是礙于面子、礙于愧疚答應了他??墒谴饝蟮哪悴]有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更多時候是對自己的質問,“拒絕別人真的有這么難嗎?”
為什么不敢拒絕別人?
生長在中國的我們大多數是一樣的,我們不敢輕易的拒絕別人的請求,哪怕這些請求是無理的,一旦我們拒絕別人,我們心里就會產生愧疚感。
第一、害怕被孤立。人是群居動物,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巨大的社會之中,我們總是希望不被群體孤立,因為在我們心里被孤立就等同于被拋棄,為了避免感受到這種感覺,我們會以順從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得關注和愛護。
第二、害怕失去聯結。在一段關系中,你會不自覺的去依賴它,不管這段關系是否讓人覺得糟糕。一段穩定的關系會讓人感到安心和舒適,如果一段關系遭到破裂,你就會感受到被割裂感,他會讓你覺得焦慮、不安,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總喜歡呆在舒適圈之中。
第三、害怕被人評價。他們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沒有足夠優秀,只能通過幫助他人來獲得認可,從而讓他們對自我進行肯定,獲得價值感。

觀念上存在什么誤區?
對于那些不能夠對別人說“不”的人,他們在觀念上存在誤區。
一、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他們對別人抱有美好的想法,但是其實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并不是你對他好,他就一定會對你好。即使他也會對你好,但是他對你好的方式也很有可能并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種方式。
二、只有我對別人好,才能維護好關系。他們會把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看得比較重要,但是一段好的、穩定的人際關系,是雙方互相吸人,雙方可以為彼此提供價值,這種幫助是相互的,否則只是一個人單方面的對另一個人好,有可能會造成反作用,人如果沒有辦法回報給相同的好,是會造成心理壓力的。
三、別人都說我好,我才真的好。這些人的自我評價是建立在他人評價之上的,但是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應該是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之中,并且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在意自我認同,他就有可能會陷入盲目的自大或者自卑之中;如果只在意他人認同,就往往會有討好他人的傾向。
“VAR”讓你學會拒絕別人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可以幫助你拒絕別人,它非常的簡單,只有三步,這種方法就叫“VAR”。
第一步、證實(Validate)。要表達出你對對方處境的認同和理解。比如說,“我知道你現在很困難”。
第二步、堅定(Assert)。如果你想拒絕一個人,你需要明確的表達出不,不要去找任何借口,因為你找的任何一個借口對方都有可能會發現反駁的理由。所以一定要明確的表達出自己拒絕的想法。
第三步、強化(Reinforce)。在對方以后,再說一些為對方著想的話。例如,有一個人想讓你幫忙作弊,可以說,“我知道你很在意這次考試,但是我真的不能這么做,因為如果我被抓了沒什么,你一定會被處分的?!?/p>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