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翼漸豐的中國電競產業正走進“黃金時代”。
近日,中國電競戰隊EDG在冰島擊敗了韓國的DK戰隊,最終捧起英雄聯盟S11全球總冠軍獎杯,一時間“EDG奪冠”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奪冠消息不僅激勵著每一個電競玩家,引發了一場全民狂歡,也讓城市看見了電競產業的曙光。

作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體育和娛樂項目,中國電競市場近年來迅速壯大,吸引資本和人才涌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已接近1500億元,電競用戶預計突破4億。
面對這片產業“藍海”,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到武漢、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紛紛搶抓機遇,相繼推出促進電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打造“電競之城”“電競之都”的城市名片。
這也是青島的機遇。

一方面,青島需要電競產業。電競產業吸睛又吸金,不僅能成為青島新經濟的一大著力點,提升青島北方時尚之都的城市氣質,更能成為青島聚集年輕人才的產業高地;
另一方面,青島有產業基礎。早在2005年,青島就誕生了山東省內首家民政注冊的電競俱樂部——搏速電競俱樂部。一批電競企業正在豐盈青島電競產業生態,比如海爾孵化的雷神科技,將總部落到青島的天天競技等。
近年來,青島市體育局將電競產業列為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之一,在引進高端大型賽事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青島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也公開表示,“有把青島打造成北方電競中心的想法。”在產業上,青島做出了“電競+文旅”的布局探索。
但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青島的電競產業仍處于起步期,電競企業數量有限,高端電競賽事的數量、質量也不夠。顯然,想要成為電競“藍海”中的弄潮兒,青島還需要在戰略指引、政策護航等方面做更多更充分地準備。
1、產業“藍海”形成,電競版圖現雛形

電競是電子競技的簡稱,即以電競游戲為基礎,在信息技術營造的虛擬環境中,在統一的競賽規則保障下進行的公平對抗性比賽。
電競雖衍生自游戲,但不等同于游戲。本質上,它屬于體育運動,遵從體育精神,有明確而統一的規則,存在嚴格的時間或回合限制,人與人之間存在絕對的公平公正。基于此,電競的正向價值得到國家和社會認可——
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將電子競技列為體育競賽項目;2019年,人社部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職業;2021年11月5日,杭州亞組委正式宣布8項電子體育項目入選第19屆亞運會項目列表,這標志著電競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競賽項目;在國家《“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到促進電子競技與游戲游藝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
隨著國家的正視與重視,電競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孕育了一片“藍海”。
電競擁有相當可觀的流量價值。根據新浪微博數據,截至11月7日,本次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期間官方直播觀看次數達1.5億次,相關微博熱搜上榜數高達80個,同時央視新聞等官媒也相繼發出相關報道。
根據Newzoo發布的《2020年度全球電競市場報告》顯示,中國市場目前在全球電子競技收入占比中總收入達到35%,中國擁有1.63億電競觀眾。巨大的關注度之下,必然會產生巨大的消費潛力。
受疫情影響,眾多行業頹勢明顯,但游戲產業卻逆勢增長。據艾瑞咨詢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電競整體市場規模達1474億元,同比增長29.8%,預測2022年有望達到2157億元。
如今,電競行業已經發展為上、中、下游分工明確的產業鏈。電競產業上游主要聚焦游戲設計與研發,中游主要聚焦賽事組織、直播、運營,下游主要集中在俱樂部、選手、教練和解說等。
中國的電競產業版圖已現雛形。上海和廣州這兩座一線城市猶如雙子塔。
其中,上海是國內最早布局電競產業的城市,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電競第一城。2017年,上海將電競產業作為區域功能規劃產業發展和經濟提升的重要引擎之一,提出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的產業藍圖,并在全國率先推出電競行業標準和管理辦法。
數據顯示,上海已集中全國80%以上的電競企業、俱樂部、戰隊和直播平臺;全國每年500多項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競賽事中,超40%在上海舉辦。2020年,上海的電子競技俱樂部數量全國第一,在國內知名度排名前20的電競俱樂部中,半數都將總部設在了上海,包括EDG戰隊。
廣州電競產業鏈實力雄厚。2019年,廣州市游戲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左右,游戲產業增加值達到270.19億元,其中上市公司達到14家,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游戲產業中心。
北京和深圳這兩座一線城市也在加快追趕的步伐。
今年5月,北京啟動“電競北京2021計劃”,陸續舉辦超過50項電競賽事和活動,通過與游戲廠商、領軍企業、高校院所、直播平臺等深度合作,積極爭取電競產業頭部資源。

今年1月,深圳市南山區發布了發展電競產業的三個目標:打造頂級電競賽事舉辦地、中國電競產業總部基地、粵港澳電競產業中心,將從產業品牌、產業主體、產業空間、產業人才、產業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
面對“藍海”誘惑,越來越多的新一線城市入局。
近年來,成都在“電競之都”的路上持續發力。2020年,成都發布24條具體措施給予電競產業政策扶持和獎勵,最高獎勵可達2000萬元。如今,在游戲產業方面,成都已經進入第一梯隊,誕生了注冊用戶超過2億的《王者榮耀》,還有著包括尼比魯、白銀時代、天象互動等國內知名手游企業。
西安也是后來者居上的典范。2017年,首屆西安電競產業峰會舉辦,標志著西安電競游戲產業的全面起航。第二年,WE電子競技俱樂部就正式落戶西安曲江新區。今天,西安已經成為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LPL主場、KPL主場以及PEL賽事主場的城市。
2、電競與青島氣質“很搭”

這個屬于年輕人的新興產業是吸睛且吸金的,跟青島的城市氣質也非常匹配。青島作為中國時尚之都,發展電競產業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時尚氣息。
從城市競爭來看,青島正處于進位爭先的關鍵期,發展新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是重要抓手。電競是個很不錯的發展方向。
當前,多個新一線城市加碼布局電競產業,一方面是因為電競能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為傳統行業賦能;二是電競代表的是年輕活力的產業形象,吸引的是年輕人才的目光。對于正在瘋狂爭奪年輕人口的新一線城市而言,無論從哪方面看,電競都將是發展戰略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發展電競產業,青島有先天優勢和產業基礎。早在2005年,青島就誕生了山東省內首家民政注冊的電競俱樂部。2006年,全國電競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全國電子競技賽事管理辦法》《全國電子競技裁判員管理辦法》《全國電子競技運動員注冊登記管理辦法》。同時,青島開啟了電競俱樂部的布局。2009年,經民政注冊、體育總會管理的電競俱樂部達13家。
起步較早的青島還曾舉辦2017年德瑪西亞杯、英雄聯盟全國高校聯賽等大型電競賽事,持續培植電競文化土壤。
今年6月,青島與上海、深圳、武漢、成都等五座城市一同入選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1)的舉辦地。盡管該比賽最終改到了歐洲進行,但可以看出,青島在電競領域具有一定的產業積淀和影響力。
電競企業是電競產業發展的基底。作為海爾智能互聯平臺孵化的明星創客小微,雷神科技經過7年的打磨,已經成長為響當當的電競生態品牌。2018年以來,在做強游戲的全場景硬件制造的基礎上,雷神加速布局電競生態,深入贊助游戲戰隊,搭建電競平臺、設立電競發展基金、建設電競產業園,并創造性地打造出“電競綜合體”新業態,不斷突破產業邊界,拓寬業務鏈。
海信視像也瞄準電競的細分賽道,推出相應的電競顯示器產品,不斷滿足電競顯示的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延遲快速響應的高配置要求。
2019年,專業電競公司天天電競(青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把總部落到了青島。
3、競爭激烈,青島如何勝出
“現在青島市場方興未艾,我們正在做一些市場調研,也正在委托專家做發展電競的規劃,有把青島打造成北方電競中心的想法。”今年4月,在“局長與大V”系列茶座活動中,青島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的一番話,體現出青島對電競產業的頗多期許。
就現狀來看,青島距離期許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電競企業數量有限,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鏈尚不完整,有分量有影響力的高端賽事還不夠多。

窗口機遇期總是稍縱即逝,青島要在電競領域占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找到突破口,確定作戰路徑和任務表,積極行動打造電競產業生態。
一個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導引和護航。目前國內電競產業的前排城市,都配套了專屬的頂層規劃和具體的扶持政策,既給了企業真金白銀的發展補貼,也堅定了企業扎根城市的發展信心。
青島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仲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有關部門應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制定相關電競產業扶持政策,如創立電競發展基金,對優秀企業進行分級獎勵等,為電競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動力。此外,還應建立健全補貼及減免機制,通過對電競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補貼,如辦公場地、游戲開發、承辦賽事、俱樂部落戶等。
有了政策之后,青島還要從營商環境、人才引進等方面下功夫,為電競產業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和空氣。更重要的是,青島要利用好城市優勢,打造有青島特色的電競產業。
時尚開放的城市特質,環境宜人的城市基底,以及得天獨厚的沿海區位優勢,都是青島電競產業、電競文化以及電子競技體育活動賽事發展壯大的獨特優勢。

近年來,青島市體育局重點推進電競產業項目,積極引進高端賽事,除爭取到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1)的舉辦資格,還引進了2021和平精英城市賽總決賽,吸引了全國25個省市的29支隊伍積極參與。引進這些賽事的同時,青島借助自身優勢,創新地將電競與文旅產業相融合。
10月16日,2021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小組賽B組資格賽當天,青島打造了帆船主題線下觀賽助威主題派對,通過電競+文旅的創新結合形式,提升了大眾對于電競文化的認知,進一步推動了電競文化與青島城市文旅的交流融合。

今年9月,雷神科技聯合樸宿文旅打造的電競綜合體正式落地青島,這是雷神“電競綜合體”的首次落地實踐,也是電競+文旅跨界融合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從一枝獨秀到雙子塔,再到多點開花,中國的電競產業版圖正進入從中心城市向外的擴張期,對城市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面對當下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青島一方面要認清優勢明確突破口,在差異化的道路上加速前進,另一方面則要加快頂層規劃的出臺,護航產業健康成長,向“藍海”進發。
作者 | 長亭 策劃 | 沈默 編輯 | 長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