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樓市,小戶型回歸成了剛需族購房的主力戶型。首付低還款更輕松的優勢,讓年輕人可以更容易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小戶型也存在空間狹小的缺陷,尤其是廚房。如果喜歡在家做飯,廚房則成為利用率最高的地方,自然要好好設計,畢竟享受生活要從“吃”開始。一般小戶型的廚房面積在5—10平方米,因為廚房存儲東西較多,空間設計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松下住建產品青島經銷商容一住建的設計總監姜曉俊告訴記者,小戶型的廚房裝修,如果設計得當,可以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空間。“不浪費一厘米,向設計要空間,小戶型的廚房不僅可以很整潔,也會很好用。”
設計盡量避免大而全
“最近正好接了一個小戶型的設計任務,整個廚房只有3米長、1.5米寬。”姜曉俊拿出一張設計圖,這對設計師來說真的是一次考驗,特別在各種豆漿機、咖啡機、破壁機等廚房小家電極大豐富的時代,需要給它們找到合適的存放空間更是難上加難。姜曉俊說在小廚房的設計上,要提前想好各種設備的放置地點,但千萬別貪大求全。
以這個小戶型為例,姜曉俊在一側墻壁設置了一排操作臺,“比正常櫥柜要窄20厘米,目的就是放置豆漿機這些小家電,40厘米足夠,這樣可以至少省出20厘米的活動空間,讓廚房看起來更大。”而如果把這組臺面設置成正常的寬度,多出來的20厘米其實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
小夾縫可以充分利用
合并同類項,或者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同時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利用好一切空間。“這間廚房有一個下水管道,讓臺面一側閃出一條縫,我就給他做了一個拉籃邊柜的設計,雖然不到20厘米寬,但類似提前采購的洗潔精、油鹽醬醋都有了地方存放。”不放棄任何一個角落,成了姜曉俊在設計小戶型廚房時一直堅持的原則。
而類似這種邊縫角落,冰箱旁邊是最容易出現的,可以在網上購買的“夾縫置物柜”就能把“垃圾空間”做到有效利用。提到“垃圾空間”姜曉俊還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的櫥柜通常是填不滿的,往往是下半部分瓶瓶罐罐鋪了一層,但上半部分的空間得不到利用,這樣的情況,購買櫥柜內部的置物架和合適高度的儲藏罐,就能增加內部上層空間的利用率。”
巧妙提高櫥柜利用率
空間是固定的,在姜曉俊看來,想要多放東西,智能增加空間利用率,在這方面需要借助一些設備來完成。“你可以細心觀察一下,家里廚房哪里的利用率最低?比如柜子里面,如果做得太深,拿取東西不方便,就會影響柜子的利用效率。還有廚房的各種頂柜,可能一年都不會打開一次,利用率又會很低”。這時你可能會利用到一些拉籃產品,比如松下一款拉籃產品是從櫥柜的背后拉出,可以解決櫥柜太深利用率低的問題。還有下翻拉籃和轉角拉籃,是可以解決頂部櫥柜和轉角櫥柜拿取不便的問題,增加廚房空間利用率,則可以無形地增加廚房空間。

空間也能“無中生有”
面積有限,但不代表著空間不可以擴展,前面提到的小廚房,姜曉俊的設計中就通過減少臺面包邊和降低踢腳線的做法,多出了一個抽屜的空間。“櫥柜下方和冰箱上面是我們最容易浪費的空間,這兩塊區域可以通過‘組合置物架’、‘下拉籃’這樣的小設備,來營造出更多立體空間。”在廚房設計中其實有個標準的空間布局,從備菜區開始,緊接著是水槽—操作區—燃氣灶—成品區。按照姜曉俊的建議,如果是小戶型,其中備菜區可以在水槽一側增加蓋板或瀝水籃的方式,來增加額外的空間。冰箱也可以考慮放在距離廚房不遠的餐廳里。還有微波爐和烤箱,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合二為一。為廚房做減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廚房空間。

【對話】認真對待每一厘米
談到小戶型的廚房裝修,姜曉俊坦言必須要認真對待每一厘米,而且靈感和創意非常重要。這兩方面可以多看一些設計案例,特別是一些有創意的廚房產品,比如省空間的置物架和拉籃等等。這方面日本的廚房設計很多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日本的國土面積小,很多小公寓只有十幾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功能利用以及產品方面日本的家裝設計真的做到了極致,大家可以多瀏覽一下日本的廚房設計方案,當然也可以到各家居賣場的展廳看看,沒準就能找到靈感。”(青報全媒體記者 劉鵬)
責任編輯: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