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妮子(化名)
●性別:女
●年齡:35歲
母親撐腰我很傲慢
我和梁軍結婚的時候,鄉下的公婆沒有條件給我們在城里買房,我父母便把他們名下的另一套房子給了我們。待字閨閣時,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大小姐”。有了自己的小家,我和梁軍慢慢學著過日子,母親不放心,經常過來探班。
我是做美發行業的,經常是晚上七八點才下班,母親心疼我,特別希望在生活中梁軍能多照顧我。每次來我家,看到家里收拾得不整潔,飯菜沒有做好,母親就非常不高興,對梁軍的言語中常有批評的意思。有了母親撐腰,我在梁軍面前便常常發脾氣、使小性兒。男人的容忍是有限度的,慢慢地拌嘴吵架便成了我倆的家常便飯。

矛盾升級婆婆來了
有一次我和梁軍吵得很兇,我氣得回家向母親訴苦,母親就來到我家,指責梁軍說:“你太過分了!婚房是我家出的,婚禮是我家出錢辦的,你一分錢沒花,卻白撿一個媳婦,憑什么總欺負她!”梁軍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反駁我媽說:“您也別總指責我,問問您女兒,她是個合格的妻子嗎?家務她不管,掙錢自己花,不想要孩子,還經常和我分居……我是住在你家的房子里,可我不過就是個免費的男保姆和賺錢機器。”
自從那次吵架后,梁軍便不愿回家,和我的感情也越來越淡。我擔心婚姻出問題,就把婆婆接來,希望她能幫我們和好。那段時間,工作不開心的我想自己開家美發店,可梁軍卻說我異想天開,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婆婆分析了半天,然后溫和地說:“妮子想創業是好事,我就覺得她給人家打工是大材小用。放心,媽支持你!”
婆婆送書巧妙勸架
我和梁軍消費觀念不同,他主張節儉,我卻覺得能提高生活質量的錢該花就得花。我自作主張買了套家庭影院,梁軍非常生氣,非要我退回去。為這事我們爭吵了好幾次,我賭氣把他攆到書房,和他分房而居。我原以為過幾天梁軍就會與我和好,沒想到他卻繼續跟我硬杠。幾天后,婆婆待不住了,偏要回老家去。
臨走的前一天,趁我和梁軍不在家,婆婆把我媽請到了家里,說是要單獨和她聊聊。我媽以為婆婆會和她理論,為梁軍辯駁,沒想到婆婆卻說:“小兩口現在鬧矛盾,我已經批評兒子了,但有我在他肯定不愿低頭,我走了他們自己就能把問題解決了。”走之前,婆婆還送給我一本書做禮物。
那本書是關于如何做個好妻子的,我捧起書翻看起來,對比自己,我忽然覺得以前我太嬌縱了。當晚我提前下班,從外面點了幾個菜,還準備了一瓶紅酒,想在晚餐時向梁軍承認錯誤。誰知沒等我開口,他竟然先向我道歉了,說以前不懂得疼愛我,都是他的錯。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婆婆也送了他一本如何做個好丈夫的書。
轉變態度家庭和諧
婆婆用兩本書給我和梁軍上了一課,既給我們留了面子,又讓我們學會了如何相處。我把這事告訴了母親,她感嘆地說:別看你婆婆是個農村老太太,讀的書不多,可她做起事來還真是明白。以前媽也是太慣著你了,總怕你受欺負,往后可不能那樣了。
從那以后,母親不但對梁軍轉變了態度,對我也是時常批評教育。她說:妮子,你以后要改改自己任性、刁蠻、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梁軍做事謹慎,是過日子的好手,以后家里的事你要多和他商量,多看他的優點,別動不動就往娘家跑。
八年的婚姻生活讓我明白了,吵架并不可怕,小兩口可以自行解決的矛盾,父母最好不參與,即使勸架也要像我婆婆一樣講策略,講藝術。(文中人物均為化名)(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文 圖/司海英)